陕西绿茶:“精准扶贫”在行动

新年伊始,万物更新,你是否在筹备着如何迎接新的一年。同样,在另一端作为陕西精准扶贫重点区域秦巴山区的人们也在忙碌着。
说到陕西,大家脑海中会浮现出“贫困”二字,陕西的贫困,既缘于山大沟深、人均耕地少、地下资源贫瘠,更缘于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看护一江清水不受污染是重要的政治任务,因而与许多商业项目和发展机遇擦肩而过。要想长久解决一个地方的贫困问题,最费时、费力但却最有效、最牢靠的是发展产业。
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自2004年起,出生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的刘华蔚先生,成立了陕南绿茶有限公司,开启了带领农民再就业,脱贫致富的旅程。从此,贫困户变成了“上班族”,茶农们依靠自己的双手,自强自立。
发展茶产业,全民参与
在茶叶采摘旺季,除上学的孩子们,男人、女人、甚至老人们,从早到晚都在茶园中忙碌着。“有茶采就不心慌,就算你八十多,能走动就有收入”一位60多岁骆家坝的村民说。进入公司茶园采茶,人均收入可达5000多元,村民常有成说:“他在公司已经干了三四年了,依靠采茶的收入,供两个女儿上了大学,明年就搬进搬迁安置房,脱贫的日子有盼头了。”
村民除进入茶园采茶,还把自家的承包地流转给公司种茶,公司按照每亩每年流转费600元的标准,每年付给土地承包农户720万元。除此之外,因公司自建的茶园为有机生态茶园,禁止机动车入内,相比较普通茶园需要更多人工精细化管护,按照每亩每年管护费230元标准,农户们又能得到管护费270多万元。
现在茶农们早起劳作,日落回家,虽是一天的劳作,但望着亲手培育的茶树长势喜人,又能获得经济效益,心里很是踏实。
“一鸡多得”的生态模式
茶园内生态多样化,物种共存,大批量购买鸡雏、山羊、和鹅,并签约由茶农饲养,养成后公司负责统一回收。无需茶农投资购买,更不用担心鸡的销售问题,为茶农增添收入的同时顺从了公司只做有机茶的初心。鸡群在茶园中觅食,即除虫省饲料、免农药,又能为土壤松土,鸡粪还是提供茶叶生长的上等肥料,解决肥源问题。
精准扶贫,我们在行动
我们用爱心回报社会,用关爱他人的心去做好茶叶。以实际行动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早日脱贫致富。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济贫帮困,捐资助学,奉献爱心,产业扶贫带动作用很明显。多年来共计捐款387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00余名,捐资修桥6座,铺路23公里。吸纳贫困户就业132户,带领农户3680人走上致富道路。
当然,企业扶贫不是简单捐款,而应该是投资建立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打好产业发展的基础。现在陕南绿茶有限公司不但有春茶仙豪、毛尖、炒青,还研制出乌龙茶,功夫红茶等秋茶系列。茶叶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保证不使用转基因,不施农药,不施人工合成的化肥,不打除草剂,不添加香精色素,通过了中国,日本、美国,欧盟四项有机认证。不断延伸茶叶链条,扩充销售渠道,解决更多的农户就业问题。到目前为止,已陆续在汉中市骆家坝镇建设了两万亩高标准有机生态观光茶园,我们励志用优质的产品回报大众,用慈爱的心关怀每一个人,把最健康的茶叶奉献给社会,把最美丽的环境留给子孙后代,把最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注:以上资料均由申报者提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