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羌族自治县:探索“四四四六”扶贫模式
北川以健康扶贫为抓手,探索形成了“四四四六”模式,有效破解了全县贫困人口“看不起病、看不好病、不方便看病”的难题,交出了健康扶贫的满意答卷。截止目前,全县因病致贫1878户,占比28.69%。因病致贫户脱贫1807户,占因病致贫总户数的 96.22%。
一是实施“四大举措”,确保群众看得起病。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截止目前,免收一般诊疗费和院内会诊费86.41万元。免费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295例。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和抗结核一线药物治疗127人次。免费巡回医疗服务5.94万人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个人缴费部分100%由财政代缴。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共106例100%免费。“四补助”215人次共3.03万元。筑牢五道防线,落实医保扶持政策。筑牢“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医药爱心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五道防线,破解因病致贫难题。截止目前,贫困患者县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92.77%,个人自付费用平均占比7.23%。实行先诊疗后结算,方便群众及时就医。贫困人口县内住院治疗“先诊疗后结算”,免缴预付款,出院时在综合服务窗口享受“一站式”结算报销服务。落实三严格一公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格规范职业操守,严格分级诊疗制度,严格医疗控费政策。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100%公示。
二是实施“四大提升”,确保群众看得好病。精准服务管理大提升。健康管理实施“五个一”:一份体检报告,一份健康档案,一份健康处方,一张《健康卡》,建立一套完善的贫困人口就诊系统,实现贫困人口个人就诊信息精准管理。开展“三个一批”行动,大病集中救治3799人次,慢病签约服务管理2348人,重病兜底保障1436人。分三类村建《登记表》、乡建《登记册》、县建《登记簿》,每户制定《健康扶贫措施》。人才队伍建设大提升。培养定点、定向免费医学生15名,上级进修培训243人次。招聘在编专业技术人员127人,全科医师17名。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总在岗人数的83%。完善人才政策,稳定卫生人才队伍。村医管理水平大提升。按照“六统一”:统一机构设置、统一人员聘用、统一药械配送、统一服务管理、统一业务指导、统一绩效考核。统一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管理率100%。实现村级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急重病人的初级救护、及时转诊和家庭康复指导。培养乡村医生100名,充实际到基层一线,提升村医水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提升。以村为单位,成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贫困户100%签订服务协议,按照“无病防病、有病管理”的原则,开展“六项精准服务”,引导居民形成以家庭医生首诊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目前全县组建了家庭医生团队111支,家庭医生达440人。
三是实施“四大行动”,确保群众方便看病。交通条件改善行动。全县不断改善通迅和交通条件,为群众就医、远程诊疗、健康教育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卫生服务体系达标行动。全县4所县级医疗机构全部达二级以上标准,24所乡镇卫生院和93个贫困村卫生室全部达标。 医疗机构能力提升行动。新建中羌医住院大楼、妇幼儿科住院楼、精神专科住院楼。建成省级专科1个、市级专科7个、县级专科13个。县内能有效诊治200种常见病、多发病和中等程度疾病,确保95%以上贫困患者在县内就医。优势医疗资源下沉行动。通过城乡对口支援、集中治疗、远程医疗、医联体、医院托管、巡回医疗和义诊活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乡镇和贫困村。2017年对口支援单位派驻北川医务人员64人次,县内派驻乡镇医务人员187人次,开展诊疗2.7万余人次。
四是健全“六大机制”,确保群众少生病。源头治理机制。推进“四好村”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改善人居环境。贫困村改厕率95%以上。动态筛查机制。建立了贫困人员疾病信息实查台账,做到了“一户一卷,一人一案”,贫困人口建档率100%,动态管理率100%。定期巡查机制。县级健康扶贫专家服务队每季度到乡镇场镇开展一次免费巡诊义诊,乡镇健康扶贫服务工作队每月进村,免费开展健康体检,咨询服务,上门诊治和后续回访。建立慢性病、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机制。实现县内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93.10%,传染病管理率100%,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率分别为85.84%、79.2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100%。妇幼健康服务机制。为全县妇女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共10大妇幼健康项目。健康促进干预机制。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实施健康教育促进,定期健康随访,全方位健康干预,促进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注:以上资料均由申报者提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