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龙陵:“六小课堂”润心田 志智同扶拔穷根
近年来,龙陵县以“六小课堂”为抓手,坚持从思想、志气、信心、能力等方面实施“精神扶贫”,全面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精准破解不想脱贫、不敢脱贫、不会脱贫的难题,探索出了一条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精准脱贫新路子。
“书记课堂”连心引路。组织开展“千名书记讲党课”活动,由县委书记和县委常委带头,组织各级党组织书记深入机关、社区、农村、学校、企业开展集中宣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好、领会深、把握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真正在贫困群众中形成脱贫“政府是主导,群众是主体”的正确导向。地处中缅边境的木城乡乌木寨村是县委办的精准扶贫挂钩村,该村马鹿塘傈僳族群众分散居住在海拔1900米的高寒山区,住的大多是破旧篱笆房和杈杈房,人畜同居,阴暗又潮湿,群众好赌好酒。为尽快改变现状,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县委书记段忠华带领县委办的同志多次到群众家中同吃同住,充分了解群众所想所盼,引导村民学致富本领、学科学文化,逐步解决了精神贫困和无一技之长的问题,找到了致富路,建起了新家园。如今的马鹿塘干净整洁、红旗飘飘,傈僳族乡亲载歌载舞,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动人旋律,成为边境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龙山镇杨梅山村放马场易地扶贫搬迁点是县委书记段忠华的联系点之一,在一次调研走访中,段书记了解到30多岁的贫困户周朝洪,从小与老父亲相依为命,住房年久失修摇摇欲坠,因家庭贫困一直找不到对象。段书记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位杨梅山村的“亲戚”,多次找他交心谈心,帮助其解开思想顾虑。在段书记关心鼓励和政策扶持下,周朝洪毅然在易地扶贫搬迁点建盖了新居,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2018年春节,县委书记段忠华特地到周朝洪家中看望慰问,当得知他已顺利找到女朋友,段书记高兴的说:“你的终身大事有着落了,我一定亲自参加你们的婚礼,做你的证婚人。”并鼓励他克服眼前困难,抓住政策机遇发展产业,走上脱贫致富路。目前,全县已组织“书记课堂”1800余场次,受众达36万余人次。
“指尖课堂”答疑释惑。整合媒体资源,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线上线下融合贯通、纸上网上掌上全覆盖,打造脱贫攻坚政策宣传的“中央厨房”,做到少一些一锅煮的“大锅菜”,多一些入乡随俗的“特色菜”,满足群众差异化“口味”。用好传统媒体,县电视台、《龙陵手机报》开办了“脱贫攻坚战进行时”专栏,线上线下同时推送。开拓新兴媒体,积极运用“互联网+”和“两微一端”等新手段,开设“漫画解读脱贫政策”“脱贫攻坚微视频”等专栏,以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解读脱贫攻坚政策知识。“挖掉穷根子,摘掉贫帽子,过上好日子,决不掉链子”“人争一口气,树活一张皮,脱贫先脱懒,致富靠自己”,一条条通俗易懂的励志宣传标语和一幅幅生动形象的脱贫攻坚漫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为群众答疑解惑。共制作播出脱贫攻坚电视新闻600余条,刊发龙陵手机快报、龙陵新闻网文章、微信公众号信息等3000余条,推送各类学习资料2300余篇、点击量120余万次。
“广播课堂”提神振气。在全县121个村(社区)依托广播室开设了“致富经”“民情热线”“脱贫故事”等栏目,让组织的声音、党员的交流、学习的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与缅甸隔江相望的木城乡利用村组广播每天向干部群众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脱贫攻坚政策及乡村振兴战略,做到家喻户晓。碧寨乡梨树坪社区用流动广播车在农村赶集日和红白喜事宣讲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龙山镇社区民警杨德忠自费购买无线话筒、二胡、扩音器等设备,采用吹、拉、弹、唱的形式把十九大精神及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制作成广播录音,安装在巡逻车上到大街小巷、学校门口、公园、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播放宣传,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针对龙陵少数民族较多的实际,广泛利用广播在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组织开展双语宣讲。龙山镇芒麦村党员致富带头人赵小友将党的政策用阿昌语言讲述给身边的群众,鼓励带动阿昌同胞携手共创美好家园;平达乡黄连河村的村组干部做足功课,将新思想新政策及时传达到傈僳族群众中;勐糯镇聘请通晓傣文和擅长傣族歌舞并有一定汉语基础的民间艺人担任教员,在傣族聚居的勐糯镇新寨、大寨等地用汉语、傣语“双语”对党的政策进行宣讲,同时教授剪纸、传统织布、篾编、香包缝制,组织学唱傣族歌学跳傣族舞,既传承保护民间文化,又增加了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艺课堂”洗心换脑。依托龙陵县民族文化工作队,以聚焦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主题,组织编创《懒汉脱贫》《挂村干部》《好日子》等小品、快板、歌曲、舞蹈类文艺节目到全县村(社区)进行巡回演出,在群众的欢歌笑语中让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入脑入心。各乡镇组织文艺演出小分队,自编文艺节目深入村寨开展演出,鼓舞士气、推动发展。龙新乡常年活跃着3支草根文艺队,其中勐冒社区廖家寨“豆粉大妈”李佐芬的说唱表演形象生动、深受欢迎,深刻表现了贫困群众如何脱贫致富的心路历程。碧寨乡山歌文化群众基础好,通过每年组织山歌会,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好形势编写成歌词,融入打歌调,唱响感党恩、促脱贫、奔小康的的调子。村党支部书记唱“基层党建促发展,产业调整农民欢,惠民政策年年好,团结互助奔小康”;党员干部唱“各级政府决策妙,党员干部觉悟高,示范帮带共携手,致富路上有门道”;致富先锋唱“致富道路不平坦,每迈一步很艰难,只要用心勤劳做,小康生活有保障”;建档立卡户唱“脱贫攻坚行动好,挂包帮带出实招,干部挂联是关键,勤劳致富是目标”;全村人民唱“‘两委’班子动脑筋,发展方向来敲定,统筹兼顾抓落实,党员群众目标清。”民间山歌传唱改变了过去村民不和睦、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了倡树新风的良好效果。目前,全县180余支“文艺轻骑兵”活跃在农村、社区、企业,已累计演出1200余场次,惠及群众24万余人次。同时,制作文化大礼包2万个,把以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贫攻坚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挂历、招贴画、对联等精神食粮送给广大群众,让贫困群众享受了文化大餐,提振了脱贫致富的精气神。
“火塘课堂”纾困解难。以农村党员家里的火塘边为阵地,党小组活动为载体,针对白天群众农忙不在家的实际,各级干部借晚上入户开展工作之机进行宣讲。一盏电灯、一拢炭火、几杯清茶,无拘无束地促膝长谈,宛如一家人在拉家常。积极发挥村级“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作用,通过思想教育、情感交流等方式,帮助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碧寨乡梨树坪社区总支书记杨能生,是一名基层宣讲“草根名嘴”,很早就在自己家里设立了“支部书记谈心室”,一对一宣传政策,征求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建议,引导群众重视子女教育培养“好学子”,转移就业“领工资”,街道建房“开铺子”,抓住机遇“办厂子”,滨江小镇“摆摊子”,借助互联网+“钻寨子”,开出乡风文明“好方子”。龙山镇社区民警杨德忠针对联系服务的白塔社区出现影响社会治安的涉毒问题,多次利用晚上到群众家中了解情况,主动找上门去和两名吸毒人员面谈,通过正反例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两位已有20年吸毒史的瘾君子下了决心戒毒。这种“冲壳子式”“农家夜话”宣讲方式,目前正在全县121个村(社区)的党支部、党小组中广泛开展,1000多个“火塘课堂”活跃在农村,为群众讲政策、解心结、办实事。
“流动课堂”强筋壮骨。坚持“一技在手,脱贫无忧”的思路,组织农业、林业、畜牧、住建等部门专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技能培训项目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给予技能培训全覆盖,变“输血”为“造血”,让贫困群众拥有一技之长,实现持续稳定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089万元,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0.59万人次,其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87人次。仅石斛枫斗加工一项,共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1.1万余人,人年均实现枫斗加工收入7000多元。加大对农村妇女的致富技能培训力度,全县300多家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作坊建起扶贫“大嫂车间”4000多个,涉及石斛、茶叶、核桃、“两烟”、肉品、黄龙玉等手工艺品等初精加工产业,帮助5万余名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比如,龙山镇核桃坪村有“大嫂车间”17个,吸纳300多名妇女从事茶叶、石斛加工,其中有240余名贫困妇女在“大嫂车间”学到了技术,挣到了钞票,摘去了穷帽。象达镇云坡社区农民杨转玉在县城黄龙玉都开了个黄龙玉专卖店和加工作坊,招收了10多名贫困妇女进店(坊)务工,既学到了一技之长,又有了稳定的收入。
注:以上资料均由申报者提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