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行唐县创办“双创园”助推残疾人就业脱贫
河北省行唐县以残疾人脱贫为重点,坚持把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通过“政府+企业+社会+贫困户(残疾人)”模式,创办了昊腾残疾人“双创园”,着力解决残疾人和贫困户无业可扶、无力脱贫问题。目前,共带动850名残疾人家庭实现脱贫,500多名残疾人摆脱了“吃低保”的身份。2018年,中国残联在河北石家庄召开全国残联系统推进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现场会议,推广行唐县残疾人“双创园”扶贫经验做法。双创园负责人贾茹荣获省级脱贫攻坚奉献奖,并在国务院新闻办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发言。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支持奠根基。为支持“双创园”发展并做大做强,县委、县政府免费为“双创园”提供运营场所,给予5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出台了扶贫助残巧手坊建设奖补、贫困人残疾人和一般贫困户技能培训奖补、帮助和带动就业奖补等扶持政策,切实提升就业吸纳和辐射带动能力。强化“政府+企业+市场+加工点+贫困户(残疾人)”利益联结机制,帮助园区注册了“柯雨腾”“冠军米娜”等独立服装品牌,开发了防护型褥疮垫、轮椅坐垫、冰箱除味盒、抑菌防辐射内衣等高科技产品,并广泛争取社会和爱心企业援助,最大程度得到产品技术保障和产品销售支持。
二、创新模式促脱贫。根据致残原因和劳动力强弱,因人制宜、因人服务,创立了6种扶贫运作模式。一是“康养+扶贫”模式。设立职业康复生活区,可为200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提供职业康复机会,通过免费吃住、免费康复诊疗、参与计价劳动,每人每月可节支增收600余元。目前,已有85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入住。二是“工疗+扶贫”模式。设立工疗区,可满足80名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各类残疾人及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就业及辅助性就业需求,实现稳定增收。目前,工疗车间共有65名残疾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每月最低收入1500元。三是“电商+扶贫”模式。创建有30多家企业入住的扶贫助残线上“365创业商城”,直接和间接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通过县级中心统筹、村级平台带动,为残疾人承接网上企业业务畅通渠道。四是“培训+扶贫”模式。设立就业培训区,利用13个培训教室,对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针对性就业培训。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3期,培训残疾人和贫困群众160余人次。五是“典型+扶贫”模式。设立励志区,通过开辟宣传栏、举办讲座、互动交流、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方式,深入挖掘、认真总结、广泛宣传成功残疾人先进事迹,激发战残战贫、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志向和动力。六是“企业+扶贫”模式。选择贫困残疾人数多、就业意愿强的70个村为中心,设立扶贫助残“巧手坊”,由“双创园”协调提供设备、技术指导和订单分配,帮助残疾人和农村留守妇女足不出村实现就业。
三、成效显著结硕果。实现贫困残疾人精准脱贫,关键是扶志扶智,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双创园”启动运行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残带健、以弱助强”的良好格局,取得了“四个一批”扶贫助残成效。园区就业一批。以精准为基础,以园区就业模式为依据,根据残疾人劳动能力安置不同岗位,做到“人岗适宜”。目前,“双创园”工作岗位安置贫困残疾人8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6人。辐射带动一批。由“双创园”延伸建立的扶贫助残“巧手坊”,既可以让残疾朋友通过劳动增加收入、增强自尊,更可以让健康人受到激励,激发出靠自己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目前,70个“巧手坊”辐射全县330个行政村,带动了2199名贫困残疾人和一般贫困户就业增收。居家安置一批。设立“三上门”服务(上门培训、上门送活、上门收货),为不想离家、不能离家且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渠道,目前已帮助850名残疾人在家实现就业。解放松绑一批。通过“双创园”的集中安置和辐射带动就业,不仅让残疾人有所养、有所扶、有所得,同时也打破了残疾人家属的羁绊、减轻了政府和社会的负担。通过集中供养87名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161名家属放心外出务工;通过辐射就业带动,600多名残疾人人均月收入达到800元。
注:以上资料均由申报者提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