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专题>>最美人物

郭晓艳:永远心系群众,服务群众

2019年03月17日16:29 | 来源:人民网-公益频道
小字号

“再多的苦、再多的累,我都不怕。村民脸上的笑容,就是我工作最大的动力。”这是山西省运城市农机发展中心2017年派驻闻喜县扶贫工作大队副队长、铁牛峪村工作队队长郭晓艳最常说的一句话。

铁牛峪村是典型的农业贫困村,以种植小麦、玉米和中药材为主,基础设施落后,资金资源短缺,人畜吃水难以保证,整村处于深度贫困之中。郭晓艳上任伊始就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找出致贫症结所在,揣摩出了一套切合实际的扶贫计划,为开展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集人心,提升战斗力,从抓好党建引领入手

铁牛峪村是典型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两委班子不团结,众多贫困户缺乏脱贫的信心。为此,她多方协调创了建新的党员活动室,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召开民主生活会、阶段性工作总结等;同时她带领工作队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给贫困户送慰问品,看望生病的老人,帮助体弱的贫困户收小麦、种植中药材等。这一系列举措增强了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有效树立了贫困户脱贫的信心。2017年、2018年铁牛峪村党支部先后被闻喜县委组织部确定为“党建先锋”示范点、“五星级”党支部。贫困户刘磨环双腿残疾,生活黯淡无光,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在郭晓艳鼓励帮助下,重拾了信心,走出了家门,奔赴原平打工,找到了致富路。

致富有道,授之于渔,从加强技能培训起飞

“扶贫必扶智”,为了让贫困户掌握致富的知识和技能,她积极联系农业种植专家,现场培训教学,拓展信息视野,让贫困户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种植技术,增强了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61岁的贫困户李永义夫妇双方身体都有病,土地较多,劳力不足,借此学了一技之长,带头扩展中药材种植面积,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了脱贫致富……。

探出路子,拔除穷根,从夯实产业基础做起

贫困户增收乏力是‘病因’,基层扶贫需要探索切实可行的脱贫‘处方’,其中‘产业兴旺’是农村富裕的根本。为此,她积极争取了40万元扶持资金,与支村委、村民代表和工作队共同研究,购回已挂果的冬枣大棚5棚5亩,作为铁牛峪村的永久产业,每年净增收3万余元。她还争取5万元抗旱资金,对破旧的渠道进行维修清淤,铺设了5000余米的地埋管道,修建了4500立方的蓄水池,实现了600余亩旱地扩浇全覆盖,每年为集体经济增加6000元的收入。她还多方协调,实施了800余亩土地深松免费作业,帮助30户贫困户种植了中药材、花椒等,增加了收入。

为民解忧,促进发展,从着眼民生实事办起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所在。”自驻村以来,针对就医难、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等问题,在她多方协调和资金争取下,实现了村委大院改造、村级卫生室重建、专业医生配备等,方便了村民就医;做到了水井打造,解决了500余人吃水难问题;完成800余棵国槐、紫叶梨和海棠种植、全村巷道绿化全覆盖、沿路村户文化上墙和垃圾清运等,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帮助9户39人实现了易地搬迁、8户18人享受了危房改造资金、4户病残家庭年享受低保资金;争取了22个户用光伏发电项目,户均年收益3700余元,贫困户卫羊群年收益达到5200余元;帮助29户99人于2017年底顺利实现脱贫,这一件件实事正悄悄地改变着铁牛峪村。

心系群众,扶贫大爱,永远在路上

目前,铁牛峪村虽已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但还有1户2人尚未脱贫。“铁牛峪村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郭晓艳坚定地说。她依然奔走在扶贫路上,多方筹措争取扶持资金,计划对全村6000米的田间路和水利设施进行整修,对人畜吃水管网进行改造,加紧实施退耕还林栽种花椒项目,产业持续增收……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它激励着郭晓艳在扶贫路上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注:以上资料均由申报者提供。

(责编:何倞倞、初梓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