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泌阳:引领贫困群众奔小康
泌阳县是河南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22个乡镇街道354个行政村,总面积2335平方公里,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923户76601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泌阳县加大产业投入、创新带贫模式,强化利益联结,走出了一条以“七大产业支撑、三大集群拉动、八大模式带贫”为主的产业扶贫路子,实现了脱贫攻坚与特色产业、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的高效融合、共同发展。
一、聚焦优势特色,精准选育产业项目。产业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脱贫攻坚的坚实基础。为此,泌阳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特色,精准选育了一批重点产业项目。一是围绕特色种植选育产业项目。泌阳县是全国闻名的“花菇之乡”、食用菌种植大县,立足花菇、香菇、黑木耳、百灵菇、猴头菇等当地特色种植,精准选育了雨露菌业、大地菌业等一批食用菌产业重点项目。二是围绕特色养殖选育产业项目。泌阳县是我国第一个肉牛品种夏南牛的诞生地,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夏南牛养殖已形成规模。泌阳县抓住这一优势,及时引进了恒都食品等一批肉牛加工重点项目,拉长和提升了产业链、价值链。三是围绕特色林果选育产业项目。泌阳县属浅山丘陵区,森林覆盖率52.6%。泌阳县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加大林果业发展力度,构筑了南梨北枣中部桃的林果业发展格局,叫响了“铜山酥梨”“白云仙桃”“马谷田瓢梨”等名优品牌。四是围绕光伏扶贫选育产业项目。全力向上争取光伏扶贫项目,积极实施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工程,率先在全县19个乡镇106个贫困村建设了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五是围绕电商流通选育产业项目。充分利用泌阳县是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优势,积极建设集农资、农产品价格、供需等信息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互联网+特色产品”项目工程建设,扩大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网上销售能力。
二、创新扶贫模式,加大产业扶贫联接。泌阳县创新实施“八大扶贫带贫增收模式”,通过加大产业扶贫联接,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产业扶贫的参与度和受益度。一是集体经济带贫增收。在全省率先成立村级党群创业服务社,吸纳党员致富能手、有服务意愿的经济能人、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参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采取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吸纳就业、能人引领等方式,带动3380户贫困群众增收。二是龙头企业带贫增收。组织龙头企业依托自身优势,与贫困群众签定协议,采取代种代养、入股分红、吸纳就业等方式,带动12422户24750人,人均年稳定收益1000元以上。三是新型经营主体带贫增收。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贫困户以土地和荒山等资源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托管经营、入股经营、承包经营等方式获得收益。四是产业到户带贫增收。设立产业发展基金1.5亿元,采取贫困户干、政府奖补方式,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通过劳动脱贫致富。五是电子商务带贫增收。建成覆盖城乡的电商物流覆盖体系,全县562家农业经营主体开设网店,带动672名贫困人口成为懂信息、会用网、能致富的新型农民。六是金融扶贫带贫增收。设置6000万元财政风险补偿基金,通过户贷户用、户贷社用、社贷社用、企贷企用四种途径,支持贫困对象发展产业脱贫。七是扶贫车间带贫增收。八是光伏产业带贫增收。财政投入资金2.03亿元,建成300KW村级光伏发电站106个,转报扶贫项目20兆瓦集中电站1个。
三、完善保障机制,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扶贫合力,巩固脱贫成效,是决胜脱贫攻坚的重点和保障。一是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出台进一步加大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扶持力度的实施意见和以奖代补产业扶贫实施方案,设立1.5亿元产业奖补基金,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按人均3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对项目发展优良、效益明显的,每人再发放1000元后续发展奖补资金;设立6000万元金融扶贫风险基金和奖补资金,对企业每安排一名贫困对象稳定就业的奖励2000元。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产业扶贫工作成效突出的乡镇、优秀带贫企业给予10-50万元奖励。二是完善资金保障机制。2016年以来,共整合及县财政投入扶贫资金12.6亿元,其中,将5.6亿元用于产业扶贫,占44%。三是完善党建引领机制。通过创新成立党群创业服务社,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县354个行政村中有173个村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的突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00万元。四是完善督查奖惩机制。出台了《泌阳县县处级领导干部分联村包户制度》《泌阳县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等文件,编制了责任清单,夯实了帮扶责任。创新实行交办式精准督导和双向考评制度(交办式精准督导,即每周一由县扶贫办确定督导内容,由督导组进行精准督导,并负责所督导单位整改到位。双向考评制度,即对督导组设置基础分值,根据发现问题进行奖分和扣分)。
注:以上资料均由申报者提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