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如何为老人提供专业化守护

2019年03月25日08:26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如何为老人提供专业化守护

  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肿瘤医院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指导老人进行训练。新华社发

  安徽省肥西县上派镇志愿者在为老人进行健康体检。新华社发

  【关注养老问题 系列访谈之二 智库问答】

  本期嘉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研究员 张瑾

  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乌丹星

  河南省职工医院党委书记 于茵茵

  1、养老服务业人才数量不足,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光明智库: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养老服务需求增多,但供给紧俏。在这种供需失衡的状态下,发挥好人才作用至关重要。网友关心当前养老服务业人才包括哪几类?在他们的职业发展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张瑾:养老服务业人才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养老护理一线从事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生活照护的技能型人才,这是主体力量;第二类是养老机构管理人员;第三类是在康复技术、产品营销、“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养老等方面具有特殊技能的专业型人才。

  养老服务业人才总体呈现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一线技能型人才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收入待遇较低,缺乏职业认同感;专业管理型人才缺乏,大多数护理工作者都是由中职卫校培养,高职设置相关专业的院校较少,培养层次比较单一;养老服务业缺乏统一服务质量标准,尚未形成职业化。很多从事康复服务的医生只有技师资格,没有医师资格,保健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又因工资待遇等主客观因素,不愿从事养老服务业工作。

  乌丹星:养老人才培育是一个长期战略,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职业界定、职业规范、职业称谓、职业职级、薪酬规划、职业晋升等。在顶层设计不够系统的情况下,市场又急需用人,自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养老服务业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但从实际来看,劳动力缺乏进入养老服务业的意愿。这与社会观念、薪酬待遇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在政策制定上向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方面倾斜,引导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缺乏统一、专门培养养老服务业人才的职业教育体系,导致从业人员质量参差不齐。这不仅需要在师资、培训、资格考试标准上给予更多投入,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际养老需求明确人才培育方向,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将课本素材与实训场所结合起来,顺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于茵茵: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超过4000万人,按照国际通行标准,照护人员与老人的比例应为1∶4,因此我国康养照护人才缺口在1000万人以上。目前,我国养老机构仅有约50万名一线养老护理员,且存在缺乏培训、文化程度低、职业道德参差不齐、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资源整合和跨界培养,医疗、养老、康复、护理、文化、旅游等领域之间尚未融通,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互不相通,造成结构性浪费。随着养老服务劳动力的减少和人力成本的攀升,行业内现有人才队伍不稳定,招募具有一定素养的服务人才变得十分困难。

  2、养老服务业“用工荒”难题待破解

  光明智库:有网友在当地经营了一家失能老人护理院,但面临严重的养老服务人员不足的问题。她想了解如何完善当前养老服务业人才体系,解决“用工荒”?

  于茵茵:完善养老服务业人才体系建设,我们要弄清三个问题:一是老年人的需求究竟是什么?二是康养照护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三是谁来培养,谁来监管,怎样监管?

  老年人可分为低龄和高龄、自理以及失能和半失能。因此对应服务人才的类型是不同的。低龄自理人群在健康管理、慢病管理方面需求多,高龄失能人群在健康管理、长期照护及生活护理方面需求多。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需要跨越传统的行业界限培养综合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平台方面:一是职业教育。建议在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专门的职业教育门类,将现有的护理员职业工种改为照护师,设定更具综合性的教学内容,实行二至三年的职业培训,颁发上岗证书。其就业后,可通过人社部的技术工人等级考核,分为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各级别有相应的工资标准。二是学历教育。建议现有的各层级学校针对老龄化社会康养照护需求改革教学内容,颁发学历证书,走职称晋升通道。

  在人才培养层次方面:针对低龄自理人群的康养需求,在教学内容上除基本医护专业技术外,应融入社会、人文、旅游、家政、信息化等跨界专业;针对高龄失能人群,将卫生健康行业优质护理规范中的生活护理内容作为教学重点。

  在人才来源方面:一是设计适老岗位,盘活低龄自理人群劳动力资源,促进二次就业,同时增加他们的收入,提升下一阶段享受照护服务的经济能力。二是对接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对贫困家庭劳动力优先招募优先培养优先就业,有效补充养老服务业人才资源。我工作过的两家医院都一直坚持招募偏远乡村贫困家庭子女,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效果很好。

  在服务规范方面:需尽快出台国标版的康养照护服务规范,有效整合各行各业技术规范,形成适老的服务规范,尽快在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老年大学中开设适老的学科,按照适老服务规范进行系统培训。

  乌丹星:要完善顶层设计。从立法角度为养老服务一线从业者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尊严提供保障,解决社会舆论带来的偏见,让他们进入规范的职业体系之中。要加大就业引导和引流,使剩余劳动力和老年人力资源能够通过合理的渠道、合法的路径进入养老行业并确保其薪酬收入与福利待遇。“引导+引流”“跨专业+跨领域+跨区域”不是喊口号,而是要具体落地。要构建国家层面的养老职业教育培养路径和培训体系。用长期人才战略思维指导体系构建,有效与市场对接,将市场各类教育资源纳入国家战略,分别承担起不同的责任,规范化统一管理。逐步淘汰劣质教育培训资源,构建合法、合理、合规,共享、共担、共赢的养老人才培养新格局。

  张瑾:首先,要提高养老服务人才综合素质,实施“养老服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与日本、德国等养老服务业发达国家或地区开展教育合作,重点培养高端管理人才,资助优秀人才出国深造,鼓励其回国在养老行业干事创业;出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支持政策,通过助学补贴、就业补贴,吸引人才进入养老行业;推行养老护理人才职业能力认证制度,与入职、待遇、职业规划等相关联。

  其次,提升养老服务人才社会地位。一是要保护合法权益,降低劳动强度。贡献突出的养老服务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可享受优先积分落户政策和专业技能免费培训政策;扶持人工智能护理机器人产业、辅具产业,借助科技发展减轻健康养老服务人才的劳动强度;二是完善薪酬待遇和职业技能等级水平挂钩机制,使有能力的从业人员获得社会认可。

  再次,健全养老服务人才职业体系。应扩大人才供给渠道,打通养老服务人才晋升渠道。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家政服务人员、医院护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从事养老服务,鼓励退休医务工作者、低龄健康老年人参与为老服务。要加强职业认证体系建设。逐步增加健康风险评估师、社会福祉咨询师、老年康复师、适老改造师等岗位,完善职业资格认证管理体系。

  最后,建立服务质量和信用评价体系及信息平台,使服务水平和薪酬晋升对应;将养老护理员纳入公益岗位管理体系,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大数据库,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实行登记管理,作为今后评职、晋级、提薪、转岗的重要依据。

  3、不仅要看护,更要健康管理

  光明智库:有网友认为,时下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年轻时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把养老纳入全生命周期中才是防患于未然。请问这种理念对养老人才培养有何启发?

  张瑾:当前,我国慢性病负担占国家疾病总负担的比重达68.6%。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全人群的4.2倍,病程长、医疗费用高、难以治愈。大多数慢性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控制和干预,这需要从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角度,树立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观念。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也要与这种理念相适应。

  首先,加大中医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发挥中医在养生、保健、康复和治疗慢性病中的作用,学历教育与培训提高相结合,技能训练与管理服务相统一,依据国家规划,瞄准现实需求,培养护理、康复及中医药管理等实用型人才,满足养老医疗基本需求。其次,培养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人才的慢病管理能力。可通过举行健康讲座、社区义诊、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组织体检等方式,为慢病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老年人预防与管理慢病。再次,建立健全全民健康教育体系。一是要完善健康教育补偿机制,给予健康教育足额预算。二是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系列内容。做好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教育工作,媒体进行规范的健康知识传播。三是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划出培养专款,用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

  乌丹星:随着“全民治疗”向“全民健康”目标的转移,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社区将成为未来全民健康的主战场。因此,社区层面的多学科融合,培育集社会知识、专业技能、人文关怀、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复合型健康服务业人才,将会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要适应大趋势、大环境的改变,使专业人士能走进社会、走进生活,适应变化,更加注重人文教育的融入、心理技能的提升、跨学科跨专业团队协同作战能力的培养。还要树立适应老龄化的理念,学会站在老年人的角度看问题,以尊重为前提去设计产品及提供服务。当人口老龄化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所有的社会服务中应加入适应老年人需要的元素及内容。

  于茵茵:《黄帝内经》中这样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树立健康管理理念,达到“未病先防、病后防变、瘥后防复”的效果,是健康管理学科的职责所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慢病防控成为重中之重。

  鉴于此,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大量培养专业的健康管理师,并配套完善健康管理师的职称晋升通道。目前,我国健康管理师还仅仅是一个普通职业工种,没有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来培养。健康管理要从娃娃抓起,应在幼教、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课程设置中,加大健康管理学科权重,培养具有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意识的人才。(记者 李晓、王斯敏、马卉  实习生 王美莹)

  

  

  

(责编:施麟、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