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
候选案例:“火眼实验室”助力战疫

案例名称:
华大基因:“火眼实验室”助力战疫
参评奖项:
年度案例奖
参评企业/案例简介: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秉持着“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初心和使命,华大基因为推进“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贡献基因科技力量——在加强肿瘤防控、抑制重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实现精准治愈感染等方向全面助力民生健康。
在全球范围内,华大基因加速科技创新、积极发展产业布局,为世界公共卫生健康体系输出“中国技术”,其自主研发创新的“火眼实验室”与新冠试剂盒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提供坚实力量。
参评理由:
今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华大凭借其久经考验的科技队伍和自主技术平台,率先确定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率先研制出检测试剂盒,并成为国家卫健委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相关文件《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华大创新创造火眼实验室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国内深圳、武汉、北京、香港、天津、长沙等16个城市落地,在全球范围内20余个国家或地区建设运营58座以上,极大提升了当地新冠病毒检测能力,为疫情防控贡献出硬核科技支撑的中国经验和中国力量。
秉持着“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使命,华大基因为全球各地发热病人的确诊、高危人群的排查、疑似病例的甄别、阳性感染者的隔离、健康人群的筛查及社会经济秩序的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科技保障。
截止6月30日,华大基因研发生产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累计3500万份触达全球180余个国家或地区。该试剂盒通过了国家药监局(NMPA)的应急审批程序,获准上市;试剂盒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包括欧盟CE IVD、美国FDA EUA、日本PMDA、澳大利亚TGA、加拿大HC、新加坡HSA、马来西亚MDA 等资质认证,并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新冠疫情应急使用清单(EUL)。
在抗击疫情初期,为解决武汉检测通量不足、大量人员无法确诊的问题,华大基因在武汉启动建设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命名为:“火眼”实验室,并将每日检测量迅速拉升到1万,后提升到2万,为武汉提供了充足的检测能力,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
4月,塞尔维亚政府与华大基因签署合作协议,委托华大基因在塞建设两座“火眼”病毒检测实验室,分别位于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南部城市尼什,建成后合计检测能力达每天3,000份样本,助力塞方抗击疫情。
5月,华大基因团队抵达非洲加蓬,用一个月左右时间迅速搭建起实验室,每天可检测1万份样本,成为加蓬最大的实验室。在非洲,华大基因已在安哥拉、加蓬、多哥和博茨瓦纳等国家落地建设'火眼'实验室检测通量预计可达到每日2.6万人份。便捷高效的检测大幅提高了非洲的疫情防控能力,帮助当地更快发现病毒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从而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6月,北京出现新冠疫情“反弹”,华大基因迅速行动, 3日之内,北京大兴“火眼“实验室气膜版投入运行,最高日核酸检测能力可达10万人份,成为全球日检测通量最大的气膜“火眼”实验室,极大的提升了北京地区核酸检测能力。
8月,香港疫情突发,华大积极筹建的“火眼”实验室,于8月26日开始在香港运营,每天可检测10万单管,检测能力最高可提升至每日50万人份,助力特区政府推行普及社区检测计划的实施。
“火眼”实验室在抗疫中诞生,面对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火眼”能在短时间内搭建完成,迅速提升当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大规模开展核酸检测。 疫情平稳后,“火眼”实验室还将继续在生育健康、传染感染疾病、肿瘤等方面的大规模人群检测中发挥优势。
华大基因依托自主可控的核心工具与技术、快速高效的反应能力和高质量人才队伍的支撑,以覆盖健康全周期为战略布局的方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多组学临床应用检测服务,不断进行核心产品的技术升级,目前累计完成700万余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完成超过480万例HPV检测(截止6月30日),为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构筑生命安全与健康保障体系、维护人民卫生安全贡献硬核的科技力量。
注:以上资料均由申报者提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