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72.2%受訪者有過馬路玩手機的經歷

張力友
2017年01月10日09:55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漫畫:謝正軍

  手機除了接打電話的基本功能,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它上網、玩游戲、處理日常工作。過馬路時,不少行人都會玩手機,包括接打電話、聊天發消息、閱讀手機屏幕內容等。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2.2%的受訪者有步行過馬路玩手機的經歷,78.6%的受訪者認為這一行為容易干擾到他人甚至對他人造成傷害,52.7%的受訪者將步行過馬路玩手機歸因為對發生交通事故存在僥幸心理。80.7%的受訪者建議增設法律法規明確禁止這一行為。

  78.6%受訪者認為過馬路玩手機容易干擾他人甚至造成傷害

  “我就是典型的‘低頭族’。”在北京某外企工作的李陽(化名)說。因為日常事情太多,李陽恨不得“一天能有48小時”,走路的時候他總是會回復一些工作上的消息、處理一些郵件,“有時候,步行時突然對工作上的事有了靈感,我也會拿出手機記錄下來”。

  調查顯示,72.2%的受訪者有步行過馬路玩手機的經歷,步行過馬路時從不玩手機的受訪者僅佔27.8%。

  調查中,78.6%的受訪者認為步行過馬路時玩手機容易干擾到他人甚至對他人造成傷害﹔71.6%的受訪者認為步行過馬路時玩手機容易發生事故,對自己造成傷害。其他危害還包括個人財產容易被搶被偷(39.1%)和長期低頭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38.9%)等。

  當被問及“過馬路還玩手機不怕發生交通意外嗎”,李陽說,“這可能性太低了吧”。

  步行過馬路時玩手機的原因有哪些?調查顯示,52.7%的受訪者歸因為對發生交通事故存在僥幸心理﹔49.3%的受訪者表示已經習慣了隔一段時間就要看一下手機﹔34.2%的受訪者表示手機響了,會不自覺拿出手機接電話﹔32.8%的受訪者想充分利用時間﹔31.9%的受訪者是為了一個人時,使自己看起來不那麼孤單﹔13.4%的受訪者是迫不得已。

  64.5%受訪者希望交警對此行為口頭提醒、制止和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明確指出,駕駛機動車不得有撥打接聽手持電話的行為。但是實際生活中,20.0%的受訪者表示身邊這樣的行為很多,57.9%的受訪者表示比較多。表示不太多和沒有這樣行為的受訪者分別佔18.9%和3.2%。

  是否需要增設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禁止“步行過馬路時玩手機”的行為?80.7%的受訪者表示需要,其中32.1%的受訪者表示非常需要。

  進一步調查發現,如果增設明確禁止步行過馬路時玩手機的法律法規,64.2%的受訪者看好它的執行效果,29.6%的受訪者不看好。

  “我開車的時候,每次看到過馬路還低頭看手機的行人就害怕。”幾個月前,家住北京朝陽區的張新(化名)剛剛拿到駕照,作為“新手”,她總是提心吊膽,“因為我的駕駛技術和經驗還沒那麼豐富,遇到低頭的行人就怕他們突然轉向”。

  為有效減少步行過馬路時玩手機的行為,64.5%的受訪者希望交警對此行為口頭提醒、制止和教育﹔61.3%的受訪者認為應從小加大教育力度,養成好習慣﹔50.5%的受訪者表示應該增設相關法律法規,發現后禁止並處罰﹔31.4%的受訪者認為還是要靠個人自覺﹔28.0%的受訪者建議手機開發某種功能,步行時強制關機。

  受訪者中,00后佔0.8%,90后佔19.9%,80后佔53.9%,70后佔18.9%,60后佔5.5%,50后佔0.8%。男性佔48.9%,女性佔51.1%。

(責編:史雅喬、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