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春運探訪鋼軌探傷工:神秘醫生隻在凌晨出診(圖)

林甦立
2017年01月16日10:44 | 來源:華西都市報
小字號

  深夜裡的“鋼軌醫生”。

  探傷工通過儀器上的波形圖查看鋼軌的情況。

  1月12日凌晨2點,滬蓉線1912+100km處,四周一片漆黑,氣溫接近零度。“滴滴滴”,微弱的聲音從軌道邊傳來——一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蹲在軌道旁,手裡一個探頭在鐵軌焊縫處來回移動著,眼睛直盯著旁邊發著規律聲響的探測儀器。

  小伙子前后不遠處,還有數名有著同樣姿勢的人,他們此刻正在給鋼軌“做B超”。鋼軌就好比火車的“雙腿”,它的“健康”,對於火車的安全運行起著決定性作用。於是,軌道上,有一群專職“醫生”,每天夜裡,他們背著儀器,為鋼軌“巡診”。

  他們是成都鐵路局成都工務段的鋼軌探傷工,正是有了他們,你回家路才更加安心。

  “巡診”時間特殊

  凌晨上工為鋼軌“做B超”

  作為鋼軌“醫生”,春運期間,鋼軌探傷工們更加忙碌。12日零點,當整個城市都進入夢鄉時,滬蓉線上,一群鋼軌探傷工整裝待發,准備開始一天的工作。“1點半至4點,此段無列車經過,可以作業。”工長朱桂清說。

  對於這樣“顛倒黑白”的上班時間,大家早已習慣。“不能影響火車正常運行,隻有利用‘天窗期’。”26歲的蘭江鵬一邊調試儀器一邊說道。一般,他們會提前一個小時到達工區,“得提前做好准備,以免耽誤上道時間。”

  凌晨1點半的滬蓉線上,漆黑一片,隻有探傷工頭盔上的頭燈和探傷儀器的屏幕上發出微弱的亮光。“就算再困,也不能有半點分心。”由於受列車的碾壓和金屬熱脹冷縮的變化,鋼軌經常會產生一些病害,而探傷工的職責,就是利用超聲波鋼軌探傷儀,為鋼軌做“B超”,“揪”出這些病害,保証列車安全運行。

  “巡診”方式特殊

  寒夜裡操作探頭一蹲就是八九分鐘

  蘭江鵬低著頭,借著頭燈的亮光向前走著,兩眼盯鋼軌表面。突然,他蹲了下來。“這裡是焊縫處,得檢查一下。”一旁,才參加工作半年的范雙權不住感嘆,“你眼睛太‘毒’了。”

  蘭江鵬快速地在鋼軌焊縫處刷了層機油,接著拿出探頭,開始“體檢”。隨著探頭緩慢移動,探傷儀的屏幕上的波形也不斷變化著。鋼軌的“病情”,多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探傷儀的屏幕就是探傷工的眼睛,“一旦波形超出正常范圍,就得重點檢查。”

  說著很輕鬆,做起來確實艱苦。每一個焊縫處,他們一蹲就是八九分鐘。此時,氣溫接近零度,探傷工們呼出的白氣在屏幕和頭燈的照射下格外醒目,雙手和耳朵也都已凍得通紅。短短2公裡的距離,高鐵28秒就可以開過,而探傷工們卻要“走”兩個半小時。對於高速行駛的列車來說,鋼軌上哪怕是一毫米的損傷,都可能誘發列車軌條被拉開的危險,“得多檢查幾遍,任何一處都不能放過。”朱桂清說。

  朱桂清是工區裡最資深的,今年51歲的他在這一崗位上已經堅守27年了。他平均每天探傷檢測鋼軌5公裡,這樣算下來,他在鋼軌上走過的路程已經能繞赤道一圈。“說不辛苦那是假話,任何工作總得有人干,既然干了,就要堅持干好。”朱桂清說。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吳冰清實習生林甦立攝影劉陳平

(責編:史雅喬、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