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傳統文化如何浸潤校園(文化脈動·讓傳統文化活起來①)

本報記者 丁雅誦
2017年01月26日08: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湖北省襄陽市藝術劇院日前來到襄陽市三十五中演出,這是該劇院去年的第100場戲曲進校園演出。
  人民視覺

  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第一小學的學生在校園版“孔子學堂”上國學課。
  人民視覺

  課堂上傳來琅琅的讀書聲,仔細分辨,你會發現,讀《論語》《孟子》、唐詩宋詞的有很多﹔校園裡傳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走進一瞧,你會看到,許多漸漸被淡忘的地方戲曲、特色手工藝正在恢復生機﹔更有許多承載著文化內涵的雕塑、標語,提高學生素養的書法、國畫課,在全國各地的學校裡蓬勃生長……

  中華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血脈、靈魂和根基。如今,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已成全社會的共識。“國學熱”“非遺熱”一方面讓我們感受到傳承傳統文化的熱情與希望,另一方面也讓我們思考,要想讓優秀傳統文化真正溶化在學生的血液裡,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究竟應該採取怎樣的方式。

  浸潤:傳統文化應融入課程和教材之中

  穿過長長的胡同,走進北京師范大學京師附小,這所紅牆彩繪、古樹參天的“百年學校”確實讓人眼前一亮。楹門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個篆書漢字熠熠生輝﹔教學樓上,“聞雞起舞”“一言九鼎”“精忠報國”等一幅幅古代故事檐畫趣味盎然。

  將傳統的漢字文化融入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發揮漢字的育人功能,是京師附小的一大特色。“漢字以其獨特的形式,將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濃縮其中。學習漢字及其背后的歷史文化淵源,是每個孩子的必修課。”京師附小老師呂惠芳說:“我們研發了‘漢字與美德’系列校本教材。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通過繪畫、字源探究、字形字義解析等不同方式,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提高孩子對漢字的認識、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從小對孩子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讓孩子領悟“傳統之美”,對於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樹立文化自信有重要作用。而學校正是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陣地之一。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在學校教育中推進?把傳統文化真正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之中不可或缺。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每周的早讀課,安徽省亳州市的中小學就會傳來這樣的經典國學誦讀聲。從2014年秋季開學,亳州市將國學納入學校整體教學計劃,向全市中小學生贈送國學經典教材,目前已實現了學前、義務、高中教育階段的全覆蓋。按照“每周至少安排一個課時,每學年不少於40課時”的要求,亳州市將國學經典教育與學校日常德育、文史藝術教育相結合,讓國學浸潤師生,並內化為他們的行動指南。

  “亳州地區的老庄文化、曹魏文化、華佗中醫藥文化,都曾對中華歷史文化產生過重要影響,所以,這套教材特別注重發掘地域文化底蘊,這樣也更容易讓學生們產生文化上的親切感。”亳州市教育局基教科王永超說。

  當然,傳統文化進教材、進課程,並不意味著唯古是尊。上海師范大學教授王榮生認為,古代語言文字所記載的典章制度、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等,傳達著古代仁人賢士的思想智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直接體現。不過,對傳統的學習還是應該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去理解,從中汲取民族智慧,最終的落點是文化的傳承與反思。

  傳承:傳統文化教育要與地域特色結合

  在河北省樂亭縣第三實驗小學的皮影課上,五年級的趙書輝正聚精會神地耍著皮影戲《三打白骨精》。手中翻舞著5根竹棍,嘴裡念著地道的對白,腳下制動著鑼鼓,學耍皮影戲2年的他,如今已有模有樣、韻味十足。趙書輝說:“除了制皮、畫稿、鏤刻、敷彩、綴結、操耍之外,我們還跳皮影舞、做皮影操。”

  皮影戲是河北樂亭的一大文化特色,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要讓這些‘遺產’后繼有人,一代代傳承下去,就得從娃娃抓起。”樂亭縣第三實驗小學校長趙麗俠說:“最開始的時候,也只是有一個興趣小組、二十幾個孩子學皮影,老師也都是門外漢。而現在,皮影文化已是學校的一大亮點。我們不僅編寫了校本教程、設置了皮影文化開放課,還邀請劉佳文、吳文志等皮影名家來學校培訓,為培養文化傳承人打下基礎。”

  傳統文化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融入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舞龍舞獅的傳統,既是一種年俗,也是日常強身健體的方式﹔潮汕的功夫茶既是文化遺產,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正是地域文化的獨特之處,才構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因此,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加強鄉土觀念和地方文化教育,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才能讓地方特色傳統文化保持生命力。

  在有著“世界風箏之都”之稱的山東濰坊,老手工藝人們常與孩子們一起扎制風箏﹔在有著號稱“南路秦腔”的漢調桄桄的陝西漢中,非遺傳承人們來到學校進行專業指導﹔還有廣西瑤族的排瑤刺繡、甘肅武威的微型沙雕、遼寧黑山的滿族剪紙……這些與地方風土民俗結合的傳統文化,正在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生根發芽。

  隨著“非遺”走進校園、民俗藝術走進校園,傳統文化后繼乏人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最怕的就是“3分鐘熱度”。武漢大學國學院副院長於亭認為,傳統文化不是趕時髦,而是一個延續的常態化生活化的過程。“國學熱”的時候讀經典,“非遺熱”的時候學技藝,請幾個專家傳承人、做幾次講座、辦兩場活動,如果僅僅採取這樣的方式而不堅持下去,那必然無法實現文化的傳承。

  思考:傳統文化進校園旨在樹立文化自信

  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廣泛開展,讓我們在下一代的身上看到了文化傳承的熱情與希望。但另一方面,一些急功近利的“幼兒讀經熱”“唐宋詩詞熱”也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有的學校舉辦成人禮、畢業禮,上千學生在操場上三跪九叩﹔有的地方辦誦讀活動,小孩子們穿著漢服、搖頭晃腦﹔還有所謂“女德班”“國學班”,把自己吹得天花亂墜……在新奇的形式之下,有多少是作秀的成分?孩子們真正收獲的是什麼?不禁讓人心中打下問號。

  “我們今天重提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應該以重建現代人的精神信仰為核心,而不是簡單恢復歷史的形式和表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李怡說,“國學熱現象背后有很復雜的心理,有真心呼喚、並一步步扎實推進傳統文化教育的,但也有摻雜了商業目的的,也有完全形式主義的。后兩者對傳統文化的發展會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特別需要警惕。”

  “除此之外,隨著教育部門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一些地方加大了考試中傳統文化的比重,還有一些對傳統文化才藝給予加分。於是,在一些學校和培訓機構出現了‘傳統文化考前復習沖刺班’,有一些家長帶著孩子‘突擊訓練’以求獲得加分。”李怡認為,傳統文化進校園是為了讓孩子感悟古代思想、感受傳統之美、提高文化素養,潛移默化、潤物無聲才是最好的形式。

  傳統文化進校園最終目的是樹立文化自信。隻有樹立起這種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傳統文化才能在與現代文明的交融中煥發光彩。“對於在現代環境中成長的孩子而言,傳統文化是比較陌生的。這也對傳統文化本身提出了要求,那就是要讓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傳統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過常寶說:“不要把傳統文化作為封閉的、對立的文化形態,而是要努力讓孩子在生存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的溫情和獨特魅力。如此,傳統文化才能深入人心。”


  《 人民日報 》( 2017年01月26日 19 版)

(責編:史雅喬、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