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受訪者坦言壓歲錢負擔重
漫畫:朱慧卿
壓歲錢是春節的一份祝福,一份甜蜜。不過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紅包來去之間價碼隨之水漲船高,壓歲錢也慢慢變成了“壓力錢”,很多收入不高的年輕人都感到“壓力山大”。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0.7%的受訪者認為壓歲錢傳承著中國春節的傳統民俗,但57.9%的受訪者坦言壓歲錢給自己帶來的負擔重,56.1%的受訪者認為人情往來要重視心意,應該讓壓歲錢回歸原本含義。
受訪者中,31.0%的人來自北上廣深,16.2%的人來自其他一線城市,31.1%的人來自二線城市,18.4%的人來自三四線城市,3.0%的人來自農村。
57.2%受訪者過年壓歲錢支出佔月收入一半以上
在杭州工作的高俊陽來自河南,最近他剛剛買好了送給家人的新年禮物,還特意買了幾個裝壓歲錢的紅包。“工作以來,每年回去都要給孩子們發壓歲錢”。
在西安讀大學的顧濤家裡也延續著給孩子發壓歲錢的傳統。“我拿壓歲錢一直拿到18歲,長輩給的壓歲錢從幾元,一直到幾百元。上小學時,有個同學就收到總數1000元的壓歲錢了”。
壓歲錢在中國傳統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調查顯示,壓歲錢的意義被很多受訪者認可。60.7%的受訪者認為壓歲錢傳承著中國春節的傳統民俗,56.9%的受訪者認為壓歲錢寄托著長輩對孩子成長的美好祝福,56.7%的受訪者認為為春節增添了趣味和喜慶。其他意義還包括傳遞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42.6%),親友間人情往來(32.3%)等。也有7.1%的受訪者認為壓歲錢目前沒有太大意義,只是個形式。
調查中,57.9%的受訪者坦言壓歲錢給自己帶來的負擔重,其中12.1%的受訪者覺得非常重。28.8%的受訪者表示壓力一般,8.8%的受訪者表示不太重,4.5%的受訪者表示沒什麼壓力。
進一步調查顯示,每年壓歲錢方面的支出佔月均收入的比重,35.2%的受訪者為一半以下,41.7%的受訪者為一半至全部,12.9%的受訪者是月工資的1-2倍,2.6%的受訪者甚至達到2倍以上。
在北京打工的付玉敏,老家在湖南郴州。她坦言壓歲錢給她帶來了一些壓力。“老家親戚多,大多數早早結婚有了孩子,有的甚至已經有兩個,哥哥、姐姐、堂兄弟、表兄妹的孩子們發一輪壓歲錢下來,總額肯定上千。我還沒有孩子,隻出不進”。
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最大負擔來源是壓歲錢數額猛漲(61.5%),其次是家裡親友多、孩子多(55.9%),32.6%的人表示是自己沒孩子,壓歲錢隻出不進。
付玉敏調侃說,之前父母催婚,她還不著急,現在即使是為了把壓歲錢賺回來,也要早點結婚生孩子了。
53.0%受訪者贊成壓歲錢由孩子自己支配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和物價的提高,壓歲錢也水漲船高。當下人們一份壓歲錢給多少?調查顯示,給100元的佔20.5%,給200元的佔39.1%,給500元的佔22.5%,給800元的佔7.5%,給1000元的佔5.1%,給2000元的佔1.2%。
“現在給孩子壓歲錢,怎麼也要100元起,已經上學的更要多給。”付玉敏對記者說,說起來她在大城市上班,出手也不好太寒酸。可是過年回去的年貨、禮物已經花費了很多,還要交房租,過完年往往要節衣縮食一個月還信用卡。
壓歲錢怎麼支配,會不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也是不少人糾結的問題。顧濤說,給年齡小的孩子壓歲錢,其實不少都是被父母代管了。“每年過年,親戚之間你給我孩子,我給你孩子,也就是換了換而已,還要想著錯開時間,不如免去這個形式”。
高俊陽則認為,壓歲錢本身沒問題,是一些長輩對待和處理壓歲錢的方式有問題。“過年不能少了孩子們的笑臉,他們拿到壓歲錢總是開心的,買個玩具、文具,感受到的是長輩的關愛”。
調查顯示,53.0%的受訪者認為給壓歲錢是為了讓孩子高興,應該由他們自己支配﹔45.7%的受訪者擔心壓歲錢會讓孩子滋生攀比之心﹔40.1%的受訪者提醒,隨著孩子壓歲錢增多,家長有必要因勢利導,教他們理財。
對於不斷加碼的壓歲錢,56.1%的受訪者認為人情往來也要重視心意,應該讓壓歲錢回歸原本含義﹔53.0%的受訪者認為給壓歲錢不應成為拼面子的競爭﹔38.0%的受訪者提醒人們給壓歲錢應該考慮經濟狀況,量力而行﹔38.0%的受訪者建議給孩子禮物代替壓歲錢﹔21.5%的受訪者呼吁提倡節儉,反對在壓歲錢方面鋪張浪費。
高俊陽認為,把壓歲錢換成禮物不太現實。“且不說路上行李負擔重,有時也來不及准備禮物”。他認為,壓歲錢固然存在一些問題,但也是不可拋棄的民俗,扭轉不良風氣需要慢慢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