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拆掉大病保障“隱形門”(不吐不快)

李紅梅
2017年02月03日11: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朱慧卿繪

  ●一個現代文明社會,不能讓大病患者無助等待。應進一步完善健康保障體系,守住居民生命底線,減輕患者家庭負擔

  

  前不久,親戚一家從河北來京看病,住在醫院附近某旅館裡半個月,最終病情確診了,住宿費也花了5000多元。旅館裡來來往往的都是看病的人,每個人病情不同,但看病經歷卻大致相似——病情難治、錢花得多、等待漫長。

  最近媒體報道了北京的“癌症旅館”,一群到腫瘤醫院看病的癌症病人,圖便宜住在附近農家旅館,每天在等結果、等床位的狀態下生存。等待讓很多人感到絕望,尤其是那些“帶著最后一筆錢,留著最后一口氣,尋找最后一個希望”的大病患者。在北京,每天有70萬名外地患者涌入,其中大量是疑難重症患者,如果每個患者等待成本以千元計算,那將是無比沉重的負擔。

  人體就像一台機器,用久了總會有磨損,甚至遇到不可逆的大損壞。大病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相當於一場災難。雖然醫學技術日新月異,但仍趕不上疾病發展的速度。很多大病的治療,需要依靠特效新藥、新技術、新療法。這意味著,患者要承受高昂的代價。而這僅僅是疾病帶來的直接經濟負擔,還有大量間接負擔,比如喪失勞動能力、誤工損失、交通住宿費用等。對於大多數居民來說,很難靠一己之力扛過大病災難。一場大病,往往成為壓垮一個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個現代文明社會,不能讓大病患者無助等待。國家應筑牢健康保障體系,守住居民生命底線,減輕患者家庭負擔。在全世界,疾病負擔都被視為一種風險,對抗疾病風險的費用超過家庭支出的40%,家庭可能入不敷出,面臨傾家蕩產,因此被稱為災難性支出。為防止災難性支出發生,許多國家一般採用風險分擔的辦法,即建立保險制度,用大數法則覆蓋風險。2012年,我國開始試點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但是,很多大病藥品、項目不在報銷范圍內,且起付線太高,看大病往往需要出縣市,異地報銷比例太低。一道道“隱形門”,把不少大病患者隔絕在政策之外。因此,拆掉報銷政策障礙,提高大病保障水平,仍需更多部門共同發力。

  健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保障大病患者看得起病,體現社會的公平正義,也是政府應盡的責任。在深化醫改中,政府應加大對大病保險保障的力度,提高實際報銷比例,擴大報銷目錄,銜接多項救助制度。同時,推進醫療供給側改革,盡快縮小區域醫療技術水平差距,讓大病患者更有底氣。


  《 人民日報 》( 2017年02月03日 19 版)

(責編:史雅喬、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