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二十四節氣既要傳承,也要發展

傳統節氣還跟得上氣候變化嗎(綠色焦點)

本報記者 劉 毅
2017年02月04日09:0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北京京源學校小學生何苗與自己精心繪制的節氣年歷。

  2月3日正月初七,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意味著春季的開始。

  不過,知名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宋英杰指出,立春是所有節氣中,寒冷程度排在第三位的。以氣象學的季節標准衡量,中國93%的陸地面積上都還是冬。

  那麼,仍然比較寒冷的立春節氣,為什麼代表著“春季的開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天氣氣候的變化,剛剛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中國二十四節氣,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還有用嗎?

  

  按照現代氣象學標准衡量,立春是打了提前量的,實際上是在迎春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中國人熟知的“節氣歌”,暗含了二十四節氣的先后順序。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中國古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二十四等份,每一份為一個節氣,每個節氣有三個候,每個候是五天。二十四節氣自秦漢時期至今已經沿用了2000多年,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歷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立春時,我國的冬春分界線(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達10攝氏度以上算入春),在廣西桂林到江西贛州一線。那一線以南地區,立春時有春的氣息了,但中國93%的陸地面積上都還是冬,到黑龍江,往往是在谷雨立夏時入春。所謂立春,還只是一番‘立意’。”宋英杰對記者說。

  宋英杰研究二十四節氣已有十幾年時間,去年“碼”出了一本二十萬字的《二十四節氣志》,即將出版。“我們的立春,古時確定的標識是東風解凍﹔立冬的標識是水始凍。所以古人是以封凍、解凍界定冬春。但如果按照現代氣象學標准來衡量,立春是打了提前量的,實際上是在迎春。”他表示,類似的例子是立秋,“立秋是所有節氣中,炎熱程度排在第三位的,比夏至還‘牛’,往往新秋尚遠。”

  古籍《群芳譜》對立春的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中國傳統將立春的15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魚陟負冰。”立春期間,氣溫開始趨於上升,日照、降雨開始趨於增多。但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出現了春天的前奏。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數千年歷史。古代立春時,天子會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立春節氣的習俗包括迎春、春游、鞭春牛、咬春等。

  二十四節氣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

  二十四節氣的制定,是以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准,對於我國其他地區來說,同一節氣所描繪的情況可能有很大不同。另外,伴隨著氣候變暖的趨勢,二十四節氣對農業生產、日常生活的指示功能也在弱化。

  一位東北農業專家對宋英杰講述的一個變化,讓他印象深刻。“在40年前,我們勸農民開春的時候一定要晚耕種,有一個諺語勸他千萬別著急,叫‘立夏到小滿,種啥都不晚’。40年過去了,我們現在是讓他趕緊早種,因為氣候暖了,早種也沒關系,叫‘谷雨到立夏,種啥都不怕’。在耕種的問題上,一早一晚,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北京等地有句諺語說,‘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就是說到9月初,蚊子就不叮人了。但現在基本都是‘喝了寒露水,蚊子閉了嘴’,就是說過了‘十一’一段時間,蚊子才不咬人了。隻要你注意觀察,就能發現氣候變化當中的某種細節。”宋英杰說,二十四節氣和氣候變化,是他即將要開展的一個研究課題,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天氣氣候的明顯變化,二十四節氣對我們的生產生活,是否仍有參考價值?

  國家氣象中心農業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毛留喜認為,盡管如今二十四節氣時間已經固定,但從歷史發展來看,二十四節氣的內涵是動態的、不斷豐富的。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老百姓結合當時的氣候及農業種植條件,與時俱進地將二十四節氣本地化。近現代以來,農民也根據氣溫、降水、物候的變化不斷賦予節氣新的內涵,動態地修改和完善了與節氣相關的農諺。

  “在廣大農村地區,二十四節氣仍深受農民朋友們的認可和喜愛。‘立春春打六九頭,春播備耕早動手’‘谷雨雪斷霜未斷,雜糧播種莫延遲’等節氣諺語朗朗上口、廣為流傳,成為農民安排農事的依據。正是由於二十四節氣動態變化的內涵,它依然可以為當前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參考。”毛留喜說。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林之光表示,二十四節氣對我們的生活、文化等仍有實用價值。比如,從現在十分流行的中醫養生來看,秋季起於立秋節氣,緊鄰大暑,又熱又濕﹔秋季結束於霜降,已近立冬,氣候又干又冷。秋初和秋末雖然同在一個季節,但氣候卻完全相反,醫生遇到的季節病和中醫養生需要預防的病也截然不同。所以,治病和養生簡單地跟著四季走還不夠,更要跟著節氣走。

  “節氣和我們的生活若即若離,但實際上,常常是在我們不自知的情況下,潤澤著我們對萬千氣象的體驗。”宋英杰認為,盡管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二十四節氣對於農事的指導功能逐漸減弱,但在當代中國人的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鮮明地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彰顯了中國人對宇宙和自然界認知的獨特性及其實踐活動的豐富性。

  “中國二十四節氣是獨特的、完整的,已經浸潤到我們的血脈甚至基因中,使得中國人的生活具有韻律之美,可以說是中國人生活的‘標點句讀’。”宋英杰說。

  二十四節氣要繼承和發展,需“本地化”和“現代化”

  歷經千百年,二十四節氣仍在中國人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作用。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地方的節氣傳統正在消失,年輕人對節氣的認知逐漸模糊,感情逐漸淡薄。

  “申遺成功挺好的,但是得清醒地看到,二十四節氣的保護、傳承,需要做的事兒太多了。申遺成功以后,不能僅僅到故紙堆裡翻翻古人是怎麼想的,有些什麼樣的習俗。”宋英杰強調,“更重要的是繼承和發展,是我們為二十四節氣這個‘未完待續’的文化能續上點什麼,讓二十四節氣變得更豐富。別讓后人看這個時代的時候說:這個時代沒做什麼獨特貢獻。”

  談到古籍中對節氣和候應(物候特征)的描述,宋英杰認為,有的極其精彩,用三五個字就能把節氣或候應說得很清楚、很傳神,例如“桃始花”“玄鳥至”“雷乃發聲”等。但也有不少是需要改進的,有的是誤解,有的是謬誤,有的代表性不強,有的標志物一直有爭議,有的難以觀測觀察。“一方面,是要‘本地化’,自己總結當地的獨特物候標志物,別老背人家中原地區的順口溜。另一方面,是要‘現代化’,對存在的局限和偏差,我們要根據現在的認知改進它。”

  曾留學日本的中國民俗學會理事、浙江農林大學副教授畢雪飛說,二十四節氣傳入日本已有1000多年,有的節氣被列入日本的法定祝日(節日),更多的是以民間節日的形式傳承實踐,文學領域也有大量關於節氣的表述。這些做法值得借鑒。

  中國民俗學會會長朝戈金指出,二十四節氣中有些節氣非常有名,但有些節氣已經逐步淡出人們的視線,被人們遺忘。“如何讓民眾意識到這個問題,如何更好地傳承二十四節氣,保護和弘揚這個傳統文化,是我們的使命。”


  《 人民日報 》( 2017年02月04日 09 版)

(責編:史雅喬、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