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呼和浩特:千畝大棚長期閑置傷了眾人心

胡志中
2017年02月06日09:05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李永興當年承建的蔬菜大棚,因為無人驗收管理,已經破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胡志中/攝

  一張多贏的藍圖,卻在幾年間扭曲成了“災害”,地方政府、村民和承建商都傷心不已。這事兒就發生在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巴彥鎮保素村。

  2005年,因為冬季產菜難,呼和浩特市場上一斤白蘿卜賣10多元錢,市民過年包餃子買不起蘿卜。為此,2006年起,呼和浩特市政府決心發展設施農業——一來解決市民的菜籃子問題,二來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然而,經文雖好,念通不易。現實中,保素村等村庄出現了千畝大棚長期閑置、廢棄﹔村民土地被佔,無地可種﹔建棚人負債累累﹔政府工作人員苦心協調卻難有進展的困局。

  明明是好事兒,為何會令多方利益受損,傷了眾人心?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前往當地進行了調查。

  “合作社資金鏈斷了,百姓不再信任”

  保素村屬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巴彥鎮,冬季風大、天寒。走在村北側廣闊的田地上,可以看到成片空置、破損的大棚,不少大棚的膜被風撕開了口子,留下空空的鐵架,有的棚頂更是被風掀翻,鐵架被生生掰彎。大棚一側的厚牆體溫室裡,空無一物,門窗玻璃破碎、牆皮脫落,門前枯草叢生。

  “合作社的資金鏈斷了,工程隊來找,村裡也來找,老百姓也對合作社不再信任。”巴彥鎮人大主席閆國慶道出造成困局的原因。

  據巴彥鎮分管農業的副鎮長高亮介紹,2012年,呼和浩特市提出“突出抓好以蔬菜為主的設施農業”,保証菜籃子產品供應。區政府給鎮裡分解下達了建設設施農業任務,通過招商引資,引入外來種植大戶,採取“反租倒包”的形式,集中租賃農民土地,統一規劃,集中建設。保素村的問題就是在此過程中產生的。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從呼和浩特市《2012年現代農牧業發展重點項目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看到,按照方案,2012年~2015年,該市將新建蔬菜保護地16萬畝,為保証種植規模、菜籃子產品供應,其中明確由市財政、旗縣區財政對該項目進行財政補貼、提供貼息貸款。

  “市裡定了任務下到區,區下到鎮,再分解到村委會。”作為巴彥鎮該項工作的具體負責人,高亮說村委會主要有兩個義務,一是負責同村民簽訂土地流轉合同,二是找合作社落實任務,把棚建起來。由合作社投資經營,為村民支付土地租用款,政府補貼交給合作社。工期、質量、規格、圖紙等由鎮政府和蔬菜局跟蹤監管。

  “鎮裡當時是我負責,3800畝大棚到現在沒有一分錢的外債,政府該補的錢都給了合作社。由合作社將大棚對外承包,種植,給農民發放(土地租金)。”高亮說,此前巴彥鎮涉及設施農業的四個村都簽訂了土地流轉合同,運作得很好,沒矛盾,沒債務。

  然而,2016年下半年,巴彥鎮新接收了從黃少鎮劃歸過來的5個村,其中3個村涉及設施農業,是保素村、太平庄村、添密灣村,有近4000畝設施農業。高亮發現,這幾個村此前關於設施農業建設的運作模式與巴彥鎮原有村的運作模式有所不同。

  “一是村委會和村民土地流轉合同簽訂不明確,有的簽了,有的沒簽,造成合同簽訂不到位,農民拿不到租地錢,因此產生摩擦﹔二是建大棚政府有補貼,一個棚近4萬元,不少村委會主任願意接這個活,所以有些合作社是村委會主任辦的。村委會主任領回任務后找施工隊簽合同,但並未簽訂完整、清楚的協議,造成完工之后,債務、工程款等一系列的問題。”高亮說。

  高亮表示,除了保素村,太平庄村、添密灣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類似問題。

  “村裡開會人家問的是代表,俺們又不是代表”

  對此,保素村村主任趙高俊解釋說:“當時鎮上派下來的任務有點緊,后來就沒簽(土地流轉合同),簽了也一樣,這一陣子承包費兌不出來,沒錢。”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了解到,趙高俊同時也是該村承接設施農業項目的合作社法人。

  據保素村村支書張連好回憶:“那一陣菜價挺高,人們願意(干),村裡也開過會,但是收錢的時候,大家就不願意了。”她說,政府補貼的錢工程隊領了,事情卻沒和村民談好,就是口頭說了說。關於土地佔用,現在要解決,就得和村民補簽土地流轉合同,向村民收錢,大家不願意。

  閆國慶告訴記者,鎮裡就此開過黨委會,也去村裡組織召開了村裡的兩委會,做村民工作,希望補簽土地流轉合同。但是老百姓現在不想和合作社簽,對他們不信任。鎮裡正在考慮能否以村委會名義簽合同,“土地流轉不回來,永遠是個問題”。

  “沒有土地流轉手續,就沒法貸款,村民現在表示,大棚建在我們家地上,又沒有合同,憑啥給錢?”閆國慶說,兩個月來鎮裡一直在做村民工作,大家對補簽合同、購買大棚積極性都不高,目前全村500多戶,僅有1戶村民購買大棚。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了解到,盡管村民沒有簽訂土地流轉合同,但是對於當年村裡要佔地建大棚的事,並非不知情。

  “那時菜價挺好,建大棚村裡人都同意,村委會開了好幾次會,落實、分配、定價,村民代表都在,當時都積極,都說願意做,但是后來菜價走低,大棚蓋得也多,有的人種著種著就放下不種,外出打工了。”趙高俊說,菜價走低,掙不著錢,再加上沒有簽訂土地流轉合同,這些導致村民不願再種大棚。

  “合同要是簽了會好點。”趙高俊說。

  閆國慶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事實上,保素村現有的450多個大棚,有120多個棚都有村民在種。這些棚不是由工程隊分配,也不是由村委會分配,已經種了兩年多。閆國慶說,村民覺得“反正是我們家的地,憑什麼不讓種”。

  在保素村,記者隨機採訪了幾戶種植大棚、地被佔用的村民。村民劉四毛從2014年就開始種棚,“剛開始菜價挺好,但是現在不行,收成很‘淡’,一個棚一年掙1萬多元。”他說,種大棚一個人種不成,還要搭上家裡人幫忙,費時費力,計劃再種一年就去外地打工。

  郭桂芝是村裡的老人,她們家的地因建大棚被佔3畝。老人對出錢購買大棚不理解:“個人的地還要錢了?我當初就不同意這麼干,村裡開會人家問的是代表,俺們又不是代表。”

  還有村民表示,今年你種上黃瓜,人家柿子漲價了,明年你種上柿子,別的菜又漲價了,未必就能掙錢。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離開保素村的路上,途經一個挂有“賽罕區蔬菜流通服務中心”牌匾的大型貨場,裡面空空如也,僅有一個角落被人用於烘干玉米。

  看門人說,前年夏天,這裡還有人拉著蔬菜來轉運,2016年卻沒見有菜農來,“老百姓來這兒送菜還要用車推,現在收菜就在門口,接貨的就直接接走了。”

  自籌都是合作社找村民去談,政府不參與

  為此事犯愁的,不只是農戶、村干部,還有大棚的承建人。李永興就是其中之一。

  對他而言,這個春節過得並不喜慶。因為年關裡,找他討債的人很多。

  節前,李永興又一次來到保素村,他思謀著兩件事:一是看看自己蓋起的大棚又破了幾個,二是問問村主任,蓋大棚的錢怎樣才能回來。

  李永興在保素村承建了54個大棚。他說為了做這件事,自己連貸帶借花費超過500萬元。大棚建起來了,合同裡約定的應付款項卻一直沒有付清,相差不少。

  3年來,盡管沒人按照合同約定來使用這些大棚,但是李永興時常會接到可能有人要來種的信息,為了交棚時達到驗收標准,他已將大棚膜換了幾茬。“2000多元的膜,換了爛,爛了換,想找人驗收,自始至終沒人管。”李永興說。

  宋海峰(化名)和李永興有著相近的遭遇,也是大棚承建人之一。時至今日,他仍清楚記得,三四年前,施工隊工人在寒風中他排隊等候領工錢過年的場景。

  “當時沒錢,我從外面借錢給工人們開工資,當時連瓦工帶焊工30多人。”宋海峰也因此欠了更多的外債。

  因為心疼兒子,宋海峰年過六旬的父親老宋,已經陪著他討要工程款多年。“總價幾千萬元的東西,放了好幾年沒人管。”老宋說。

  據李永興回憶,2012年4月,他與其他幾家承建商同以趙高俊為法人的呼和浩特市豐澤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簽訂承包合同,一共在保素村建起450多個蔬菜大棚,佔地1000多畝。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從該合同中看到,關於工程價款的支付與結算一條寫著:該項目的國家補貼款,由雙方共同辦理,款到位后如數支付給大棚承建商,村民自籌資金由甲方負責在工程完工后向村民收取並支付。

  李永興表示,自己已經領到合同中約定的國家補貼款,未支付款項主要是村民自籌資金、貼息貸款等。關於自籌資金的支付數額,李永興表示,自己當時同趙高俊隻做了口頭約定,即除國家補貼、貼息貸款之外,由村民自籌3萬元。對此說法,宋海峰也進行了確認。記者就此致電趙高俊進行核實,電話始終無人接聽。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注意到,該合同中關於村民自籌資金一項並未明確寫清,也無更多解釋。

  高亮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他知道4萬元的政府補貼,但因為當時保素村尚未歸至巴彥鎮,所以關於村民自籌部分他並不了解。據高亮介紹,除這3個新劃入的村以外,巴彥鎮其他建有設施農業的村的做法是,蔬菜局、村委會與合作社之間有協議,但合作社和哪個施工方的簽協議、怎麼簽,鎮裡不管,怎麼付款由合作社解決,自籌都是合作社找村民自己去談,政府不參與。

(責編:史雅喬、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