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動物園也要講科學
印度尼西亞泗水動物園裡極度瀕危的蘇門答臘虎。
劉群秀在給鹿喂飼料。
人們用鮮花悼念哈蘭貝。
聽說寧波雅戈爾動物園的老虎因傷人被特警擊斃,上海動物園飼養科副科長劉群秀心裡一緊。這位野生動物生態學博士在青海觀測過狐狸,在野外偶遇過狼。在5年的飼養員生涯中,他對多種動物的精神狀態、毛色、糞便和進食量了如指掌,因此他深知,攻擊只是老虎面對威脅的本能反應,它的死純屬“躺槍”。
但無論怎麼為老虎喊冤,劉群秀明白,如果是自己面對當時的情況,也會果斷開槍,“該打還得打,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人被老虎咬死”。
去年5月28日,美國辛辛那提動物園的應急小組為了保護跌入猩猩池的4歲男孩,被迫擊斃了西部低地大猩猩哈蘭貝。前一天,哈蘭貝剛度過17歲生日,面對它的死亡,74歲的前飼養員杰瑞·斯通心情矛盾。
從哈蘭貝21天大時,斯通就開始照顧它,失去它“就像失去家人”。斯通並不認為哈蘭貝有意傷害那個孩子,但它的行為不可預測。
“它突然間遇到了從未見過的事物,這對它來說是危險或好玩的。”他告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但它的體形太大了,可能不小心傷害孩子,因此它必須付出代價,無論公眾認為這公平與否。”
在全世界范圍內,此類事件並不罕見。
去年5月,35歲的醉漢穆克什跳入印度尼赫魯動物園的圍欄,在工作人員幫助下生還﹔一名20歲的男子曾闖入智利國家動物園的獅區自殺,園方不得不擊斃了兩頭獅子﹔一位游客在中國西霞口野生動物園試圖和海象自拍時不慎落水,和一名飼養員被海象抱在懷裡沉入水下溺亡。
全世界的動物園都一樣,在緊急情況面前,人、動物和動物園,形成了復雜難解的困局。
打死動物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以賽亞·迪克森跌落猩猩池后,在長達10分鐘的時間裡,大猩猩哈蘭貝時而溫柔地用手臂圈住男孩,時而又拖拽著他四處甩動。迪克森的母親開始尖叫,旁觀者越來越恐慌。
危險動物反應小組哄騙哈蘭貝離開的嘗試失敗了,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決定對大猩猩開槍,迪克森幸運地未受重傷。
“再一次,一隻無辜的動物為人類的愚蠢付出了終極代價。”評論者在辛辛那提動物園的臉書頁面上留言。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靈長類動物行為專家艾米麗·貝瑟爾告訴英國媒體,大猩猩的肢體語言沒有任何具有攻擊性的跡象,“它顯然在保護那個男孩”。
震驚和悲痛在網絡上迅速蔓延,為哈蘭貝尋求“正義”的在線請願得到超過50萬個簽名支持。人們在辛辛那提動物園為“網紅”哈蘭貝舉行鮮花祭奠和燭光守夜活動,有人寫歌紀念它,提議把它的形象印在50美元的鈔票上。全球最大的黑客組織“匿名者”透露,有1.4萬人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投票給哈蘭貝。迪克森的父母則遭到了連珠炮般的攻擊,有人甚至要求對他們進行刑事指控。
辛辛那提動物園園長塔尼·梅納德並不后悔當時的做法,“就算是今天,我們也會作出同樣的決定”。許多野生動物專家堅持認為,面對掉進猩猩池的孩子,向哈蘭貝發起致命射擊是唯一安全的選擇,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鎮靜劑可能會起作用,但這句話的關鍵詞是‘可能’。”美國動物園飼養員協會的首席執行官埃德·漢森告訴NBC。
雅戈爾動物園的老虎傷人事件,也引起了類似的爭議。咬人的老虎被擊斃,違規闖入動物園的男子最終不治身亡,“挺虎派”和“挺人派”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在劉群秀看來,這件事的責任主體是藐視規則的闖入者和管理可能存在漏洞的動物園,跟動物沒有任何關系。
山西祝融萬權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遲然則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本案中,雅戈爾動物園在虎山周圍設置了高達3米的圍牆,在圍牆外側安置明顯的警示標識,並在圍牆頂部安裝70厘米寬網格狀鐵柵欄,在虎山與游客區之間設置寬闊的河流阻隔,在事發后及時安排救治,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一條規定,確實盡到了管理職責,足以免除其責任。而受害者逃票違規入園的過錯,也能夠減輕動物園的責任。
與靈長類動物相比,猛獸對人類的威脅顯然更大。據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報道,自1990年以來,美國動物園共發生過15次靈長類傷人事件,獅子、老虎等大型貓科動物則41次致人傷殘。而根據非營利性動物保護組織“Born Free USA”的數據,自1990年以來,美國有256人在動物園因遭動物攻擊而受傷,33人死亡,經美國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認証的動物園內,共發生過42起因逃跑或攻擊人類而不得不擊斃動物的事件。
劉群秀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動物園通常使用1.2米到1.5米的鋼制吹管來麻醉動物,但老虎在咬到活的獵物或聞到血腥味時十分興奮,激素水平升高,正常的麻醉劑量根本不可能對它產生影響,還可能適得其反。要動用麻醉槍,需要經過層層申請、審批,由專人去倉庫取出,很容易錯過救援過程中最寶貴的最初幾分鐘。
此外,動物園中准備的高壓水槍主要用於沖洗籠舍,隻能打出六七米遠,打在老虎身上毫無作用。保存在特殊容器中的干粉能發出巨大的聲音和噴出大量氣體,近一點可能嚇到老虎,但它的噴射距離最遠超不過3米。
“幾乎任何生物在大型貓科動物面前都是潛在的獵物,相信自己能成為例外的人是非常愚蠢的。”美國生物保護學家盧克·道勒估計,每年都有數以百計甚至更多人被獅子老虎攻擊,“對野生動物缺乏警惕和尊重會付出非常高昂的代價,有時甚至是生命。”
尊重、掌握動物的習性是最重要的
哈蘭貝被擊斃前的那段視頻,美國前動物管理員阿曼達·奧多諾休看了一遍又一遍。他認為,哈蘭貝不是在試圖保護孩子,而是用他來恐嚇周圍尖叫的人群。
這種聰明的靈長類動物友善、好奇,有時候透著股傻氣,被稱為“溫和的巨人”,但體重超過180多公斤的大猩猩非常強壯。它們防御的姿態和緊閉的嘴唇,“對任何管理員來說都是噩夢”。在動物園工作時,奧多諾休幾乎有了強迫症,每次清理籠舍時都要反復確認門是鎖好的。
在長期相互磨合中,飼養員和動物之間可能培養出友好、信任的感情,借此消除動物的應激反應。上海動物園三分之一的老虎在打針和採血時不需要麻醉和按壓,但“上海動物園沒有沒受過傷的飼養員”。劉群秀始終提醒自己,尊重和敬畏動物的天性,以及保証自身安全永遠應該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愛護親近,而且必須保持距離,絕不是“那種可以隨意勾肩搭背的信任”。
自從2013年12月,一名飼養員在打掃籠舍時被他日常喂養的華南虎咬死以后,上海動物園就率先實行了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和管理操作流程,盡最大努力保証工作人員安全。
每扇門上都有兩把鎖,兩位工作人員各帶一把鑰匙,清掃工作必須兩人配合進行。工作人員如果忘記關門就去開另一扇門,報警裝置就會亮起紅燈,發出聲響。籠舍內外都裝有攝像頭,有專人在監控室內密切監督。動物園每個月都會抽查工作人員的操作流程,違反規定就要扣獎金。
據《國家地理》雜志報道,在野外,大型貓科動物傾向於將人類作為捕食對手甚至威脅來躲避,但在圈養狀態下的獅子和老虎,“通常不具有對人類天然的恐懼”,一些旅游區允許人們愛撫大型貓科動物或用手喂食,又給了游客虛假的安全感。
劉群秀提醒公眾,動物園裡的老虎很少處於飢餓狀態,它可能只是出於捕獵本能、練習扑殺本領或半開玩笑地攻擊游客。如果人類沒有激怒它,飼養員還可以通過老虎熟悉的通道和食物將它引開,但這種辦法“見了血就肯定沒用了”。
面對老虎時一定不能轉身逃跑,釋放失敗的信號並把自己最脆弱的后背暴露出來,它輕輕一躍就能追上來。可以利用人類的身高優勢,舉起雙手,面對面站著盯著老虎,如果周圍人利用爭取到的幾秒鐘時間放鞭炮把老虎嚇走,就有可能撿回一條命。
劉群秀仔細看了雅戈爾動物園老虎傷人的視頻,發現圍觀游客為了嚇走老虎不停地喊叫,受害者則不停地用手拍打地面、推老虎,這些舉動導致老虎越發緊張害怕,覺得有人要搶走它的獵物,於是越咬越緊。“如果被摁住時一動不動地等待救援,不拼命掙扎,反而可能有一線希望。”
在上海動物園裡,劉群秀時常目睹游客將自己喜愛的食物投喂給動物,但這種願意與之親近的好心,可能給雙方帶來很大傷害。
有人喂老虎吃面包,但老虎很難消化此類食物﹔很多動物因誤食游客丟棄的塑料袋而喪生﹔金絲猴、獼猴等靈長類動物被游客投喂后,會拒絕飼料,也不爬樹了,蹲在地上伸著爪子專心向游客乞討。
野生動物的力量和速度是人類難以想象的。猴子能一把拉住小女孩的頭發,熊能通過打開的車窗拉住游客的手。河馬、大象等大型食草動物的傷人案例更多,因為人類沒有意識到它們同樣危險。
上海動物園的科普教育部門一直在向游客發放投喂危害的宣傳單,工作人員則軟磨硬泡地試圖阻止他們,但仍有人置之不理。在劉群秀看來,對動物園的提醒視而不見,“相當於把生命交到動物手裡”。
劉群秀在家裡養過幾次寵物,他的女兒年紀還小,經常把狗一把抱過來滾在地上玩,這位對野生動物了解頗深的父親擔心她太輕易親近寵物,以至於失去邊界意識。
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上海動物園從臥龍“請”來了10隻大熊貓,有一隻還不到兩歲,嬌小可愛。劉群秀走到它面前親昵地拍了拍,沒想到吃完竹子的大熊貓抱住他的腿就開始啃咬,把褲子扯了一個大洞。他試圖把腿拉出來,但越掙扎熊貓咬得越用力。這時,臥龍飼養員走過來,隨手塞了一個胡蘿卜,它就鬆口了。這件事讓劉群秀意識到,尊重、掌握動物的習性是最重要的,“來硬的沒用”。
動物園要回歸保護物種的最終職責
哈蘭貝事件平息一段時間后,辛辛那提動物園重新開放了大猩猩區,但四周的圍欄變得更高了。美國動物園水族館協會在對動物園設施展開調查后發表聲明稱,“我們的共同目標是採取措施保証它不會再次發生”。
雅戈爾動物園的老虎傷人事件,也讓上海動物園上上下下緊張了起來。園方馬上進行了全面的安全檢查,檢修排除一切隱患,並在隨后的5天節假日裡安排了8小時不間斷巡視。至於是否加高猛獸區圍欄,他們還在討論。
經過精心設計的圍欄高度,是上海動物園實現生態化展示和無障礙參觀的手段之一。孔雀圍欄高度為30∼50厘米,猛獸區圍欄高約1.3米。為減少父母將孩子舉高、放到欄杆上,工作人員還貼心地在圍欄下方開孔並安裝玻璃。
在上海動物園,大型猛獸區地處低窪,還利用水的緩沖力來降低動物向上躥的距離,游客則必須站在落差8∼10米的高地上參觀,金錢豹等動作更靈活的中型食肉動物,被安置在下方開了通風口的玻璃展區。
游客參觀區的后方備有應急事件處理箱,裡面放著繩索和鞭炮,上面象征性地挂著一把小鎖頭,用硬物一砸就開,有人遇險時旁觀者可以提供幫助。展區后場有備用對講機,方便工作人員隨時匯報情況。動物園還定期展開防逃演練,以免工作人員面對危險情況“嚇得腿軟”。
據劉群秀介紹,住建部對動物園的安全設施有相關規定,但十分寬泛。中國動物園協會正試圖從行業角度推進統一的安全規范,如籠舍門的大小、動物最低福利標准等,這個逐漸摸索完善的過程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即便動物園將安全措施做到極致,美國善待動物組織仍然提出了一個看起來無法回避的問題:野生動物是否根本不應該以這種違背本性的方式被圈養,僅為了滿足人類觀賞的私欲?
在《國家地理》雜志的設想中,除了適當的食物、淡水、光照和干淨寬敞的活動區,一所高質量動物園的標准應該超越滿足動物基本生存。底特律動物學會則提出,應當從制度上確保每隻動物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而不僅僅是維持生存。
印尼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泗水動物園,因籠舍狹窄、衛生狀況差和虐待忽視動物被稱為“死亡動物園”,過去12個月內有近100隻動物死亡。脖子被電纜纏繞的小獅子死於窒息,13歲的白虎舌頭受傷后活活餓死,人們在死去的長頸鹿的胃裡發現了18公斤的塑料球。
美國動物園大象死亡率是野生大象的3倍。這種聰明、情感豐富的動物在野外通常能活到65歲,被囚禁在動物園裡時卻飽受關節炎、肺結核和精神疾病折磨,幼象夭折時有發生。去年,底特律動物園、舊金山動物園和洛杉磯動物園決定放棄大象展區,將大象送回自然保護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隨著炫耀和獵奇的心理逐漸淡去,社會各界對動物園的看法悄悄改變。人們不再願意看到動物在囚籠裡緊張地來回踱步,而是開始關心動物福利,希望看到更美麗自然的棲息地。
從荷蘭鹿特丹引進大猩猩時,上海動物園特意從歐洲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的動物園請來工程師,花了半年多時間專門為大猩猩設計和建造籠舍,盡可能地模擬與野外相似的環境,讓動物更有安全感。
劉群秀和他的同事,則絞盡腦汁地研究營養水平高又美味適口的飼料,滿足動物的口腹之欲。更重要的,還是得在極端枯燥單調的籠舍生活中,給動物“一點生活的希望”。
老虎在野外狀態下每天要奔跑幾十公裡,飢一頓飽一頓地拼命填飽肚子,生活充滿刺激和不確定性。而在籠養條件下,它沒有主動選擇和掌控的權力,必然充滿挫敗感,很容易出現在籠子裡不停地走來走去、有節奏地來回搖擺等刻板行為,即使飼養員想方設法把肉放在樹上或埋在土裡,豐富它的捕食生活,刻板行為也很難消除。
在劉群秀看來,盡管動物不得不作出一些犧牲,但動物園的存在仍有必要。
加州大學生物學家丹尼爾·布魯姆斯坦告訴英國媒體,動物園擔負的責任應該超越娛樂和科普。美國聖地亞哥動物園在62個國家有132個保護動物項目,還專門設置了一處冰洞,保存滅絕和瀕危動物的血液和組織樣本,期望未來用克隆技術將它們重新復活。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科研人員就沒能在野外發現華南虎的蹤跡。但在上海動物園華南虎保護協調委員會的努力下,動物園中華南虎的數量已增加到了138隻。上海動物園還致力於保存鶴類、豹貓、水獺等本土物種,“回歸保護物種的最終職責”。
“華東地區高樓大廈林立,人們已經很難看到曾經熟悉的動物,本土物種滅絕將是動物園的失職。”劉群秀說,動物園在野外種群嚴重缺失時起到補充協調的作用,對維護地球生態環境的穩定和功能性有重大意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