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解玺璋:解读梁启超家书中的家风传承

2016年01月14日15:09 |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小字号

  书信,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千年来已成为中华文脉的重要支撑。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而“家信”长久以来正是家庭共同记忆的最好见证。为深化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讲话精神,重温家信情结、呼吁笔墨真挚。1月8日知名文化学者解玺璋先生做客人民网,畅谈家书与传统文化的故事。

  家书: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

  家书是家人之间沟通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古代的《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近代的《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等一系列名人家书更是记录了历史与时代的变迁,绵延数千年而不衰,至今依然声声回响在世人耳边,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与研究价值。

  1978年,解玺璋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开始逐渐接触到梁启超先生的著作,并将他视为目标,不仅在工作之余搜集了大量关于梁启超先生的资料,更是著写了《梁启超传》。解玺璋认为,家是中国社会中的核心概念,“中国人很重视‘家'这个概念,特别是以家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很重要的中心环节,能够把家治理好,那么你在社会上也会有作为、也会有所贡献。” 

  通过梁启超先生这一生百余万字的家书,我们能够从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他的思想、个性、信仰与追求等等。可以说,书信往来中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代伟人对于亲人的真情流露,还有梁启超对于子女精神、人格成长上的谆谆教诲与殷切关怀。

  家风:家国情怀与言传身教

  梁家的家教、家风是从梁启超的祖父开始的,梁启超从小跟着祖父,早期教育就是由祖父来完成的。祖父对他的影响深远,不仅带着他读四书,连睡觉之前都给他讲历史上忠臣、孝子的故事。梁启超从小就受到这种责任感的教育,所谓家国的情怀,就是梁家家风中最核心的东西。

  梁启超将这种家风延续下去,并传递到他的子女身上。但他与祖父和父亲不同,梁启超在日本时期接受了很多西方的思想文化,他所谓的家国情怀当中,有新的家国理念。他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变成一个新的国民的人格,也就是公民的人格,他在给孩子们的信当中经常提到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与看法,这是很多其他家书里所没有的。

  梁启超在给他的子女写信时说,“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但是都可以成才,都可以对社会有贡献,士大夫可以救国,但是一个农夫耕田把田耕得非常好,也是对国家对民族的贡献。”

  在写给子女的书信中,梁家家风得以传递。解玺璋认为,书信是所谓言传,而梁启超自身的身教也是非常重要的,是现代社会中很多父母应该学习的。“他经常给孩子写信,他给他们讲道理,同时他自己自身做的行为本身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影响。其实我们现在对孩子要求很多,我们对自己往往放松要求。如果说在行为上没有作出表率,你写再多的信,也没有多大效果。”

  信息化与笔墨真挚

  在信息通讯高速发展的今天,家书似乎渐渐被人所遗忘。但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家书文化的精华与魅力不变。如今,我们每天似乎都在忙碌着,手机、视频、邮件、微信、QQ等一系列新型通讯手段不断涌入我们的生活,与亲人之间不再用纸笔写信,与父母、亲友之间的情感交流似乎也逐渐失去了书信能给人们带来的那份感动。

  解玺璋表示,“写家书虽说听起来比较随意,但是也是对文笔的一种训练,年轻人开始进入社会的时候,从家信、从日记去训练自己的文笔也是很好的途径。希望家书重新走进我们的精神和情感生活。”

  如今,我们是该停一停脚步,唤起内心中对亲人最深沉爱,提笔给他们写一封信。让传统家书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中延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责编:史雅乔、蒋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