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萨顶顶:中国艺术的根在于传统文化

2016年01月14日15:09 |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小字号

  书信,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千年来已成为中华文脉的重要支撑。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而“家信”长久以来正是家庭共同记忆的最好见证。为深化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讲话精神,重温家信情结、呼吁笔墨真挚。1月11日著名音乐人萨顶顶做客人民网,畅谈家书与传统文化的故事。

  书信的震撼:父爱深沉

  2007年,一首极具藏民族文化色彩与浓郁民族风情的《万物生》让无数中国人认识了萨顶顶,一位神秘、富有才情、集创作与表演于一身的青年女音乐家。不仅如此,她用极富辨识度的嗓音与魅力将中国民族音乐推向世界,揽获多项国际大奖,同时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用音乐讲述人生哲学、践行传统文化。

  对萨顶顶来说,在她人生中有过一封难以忘怀的家书,那是2008年父亲写给她的。那时,萨顶顶倾注心血完成了《万物生》这张唱片,虽然专辑大获成功,赢得了国内国际的无数赞誉,但父亲却并不理解,因为那时运用自语、梵语的音乐并不主流,他深深为女儿的前途忧虑。萨顶顶回忆,那时将近一年的时间,倔强的父女俩交流甚少,两人之间的僵局一直没能被打破。然而就在几个月后,萨顶顶收到了父亲的来信,信中并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父亲把国内之前在这个领域有创造性的音乐家的音乐都搜集起来,把网络连接抄写下来,一并写在了信中。父亲还将所有中国古文里面关于音乐记载的东西都用笔抄写下来,告诉萨顶顶,你如果想走这条路,你要走得更深,而且要走得更扎实。父亲的支持与对女儿深沉的爱使得萨顶顶热泪盈眶,这封信不仅打破了父女之间的隔阂,更加拉近了父女之间的距离。从那一刻起,当萨顶顶每一个新作品诞生的时候,她都会主动地与父亲交流、沟通。

  手写的书信中,有太多现代人很难体会的情感,可以说,这其中的分量是任何通讯工具都达不到的。

  音乐中的哲学:情怀无限

  中华民族数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让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萨顶顶一直在用音乐践行和传播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庄子《逍遥游》的启发,萨顶顶制作了新专辑《庄周梦蝶集》,获得了业界以及媒体们的高度评价。她说,“我们要传承的绝对不仅仅是以前几百年前的一段旋律,或者几百年前的舞蹈步伐,我们要真正传承的是当时当下他们的那种情怀,那种情怀用到今天,用之四海而皆准,用在哪里,都有最珍贵和最不一样的地方。作为现代中国人,我个人觉得无论是在音乐,还是在文化上,最重要继承的是古人的一种情怀、一种情感,博大的与天下和谐在一起、统一在一起的那种豪情。”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音乐是分不开的,父亲在书信中给予了萨顶顶大量对于音乐的灵感与启发,也让她真的深刻了解了中国音乐的内容和发展。那些历史上回味隽永的诗句都是有乐感的,古人吟诗是要唱出来的,所谓的七律、五律,都有按照音乐的律,调性、调式,它里面深刻的含义都是音乐的深度含义。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萨顶顶不禁感慨道,“一定要垂直地追下去,不要停止脚步,你会发现传统文化给予我们当今的中国人,真的有很多很多潜移默化的能量。”

  中国艺术的根:传统文化

  对萨顶顶来说,传统文化给予她最多的就是仁、义、礼、智、信。这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有非常深刻的内涵,每一个字都是实践和行动的过程。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萨顶顶表达了自己的生活哲学,“我觉得更加的每天每时都去反观自己、检查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去感受他人的状态,去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事情,我想所有人可能都会活得比较潇洒自在了。因为活得好不如活得妙,活得妙不如活得自在。”

  萨顶顶认为中国艺术的根就在于传统文化,这也是民族音乐的发展路径。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之后,自然会流向对艺术和精神方面的追求。这时候就需要各种艺术家,将中国的传统与现代文化、传统与现代音乐深究下去,只有这样才能给社会带来更加多样性的音乐与丰富的艺术精神体验。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未来,萨顶顶是充满希望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们要极力呼吁传统文化的回归。无论世界怎样发展,无论高楼大厦平地起到多么高、物质生活多么丰富,作为每一个不同国籍、不地域生活的人们,他们中每一个都有自己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有自己的传承过来的一些美好精神情怀,希望下一代人再下一代人拥有这份美好的品质并运用在自己的人生中。”

(责编:史雅乔、蒋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