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重拾家信,感受文字的力量
书信,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千年来已成为中华文脉的重要支撑。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而“家信”长久以来正是家庭共同记忆的最好见证。为深化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讲话精神,重温家信情结、呼吁笔墨真挚。1月8日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张颐武做客人民网,畅谈家书与传统文化的故事。
见字如面,胜过千言万语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齐家,就是指家庭的和谐。家书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以家庭为中心的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最重要的体现。
自古以来,家书不仅是人们思亲寄情的纽带,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真挚展现并传承着中国人心底最深沉的家国情怀。一旦人们离开自己的家乡,就需要通过家书寄托思念之情。见字如面,这四个字胜过千言万语,看到亲人的字迹,闻着那一缕墨香,就如同他们在你身边一样亲切、温暖。
70年代初,那时张颐武还不到10岁,父亲在湖北,他和母亲在天津。让张颐武记忆深刻的是,父亲和母亲每天都要写信,父亲钢笔写的小字密密麻麻,两三页纸的来信中有旧诗、有感受、有对他的叮咛嘱咐、还有交待母亲的很多事情。也正是因为写信与父亲交流,张颐武开始逐渐对文字越来越熟悉。父亲的诗,反复吟味、意趣盎然,“在信中父亲主要叮嘱我学习要好,叮嘱我该怎么与人相处,与同学怎么相处,该如何做人,这些道理都让我感触很深。看到我父亲的信就好象看到我父亲人一样,在我旁边跟我说话一样,感受很深”对张颐武来说,这些信件就是他最宝贵的财富与回忆。
重拾纸笔,感受文字的力量
张颐武认为,书信中的文笔不加修饰,但是最自然,最纯朴。将发自内心的真话、实话在家书里写出来,最为可贵,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胸怀、气质、格调。而如今,现代化便捷的通讯工具充斥我们的生活,书信似乎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微信、短信、QQ等聊天工具。
在张颐武看来,现代化的进程是不可改变的,也不该抗拒,但我们应该保留一些家书文化,让传统书信一代代传承下去,不至于流失。“走到哪,寄个明信片、寄个信、写点东西给你的家人,既是一种保留传统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感受生命的方式。虽然现在信息的阻隔越来越小,但是家书文化仍然活在中国人的心里。我们应该保留家书的仪式感,写一封信,把字迹留下来,把对一个人的感情留下来,把对生活的感悟留下来,只有这样才能复活家信的文化、家书的文化,这对社会来说也是非常可爱的事情。”
一封信就是一个仪式,就是对家庭的一个承诺,就意味着不断线的风筝。一个人飞得再远,你和你的家人之间依然有那么一根线牵着,这根线就是鸿雁传书,颇有诗味。张颐武表示,“我觉得文字的力量,或者手写的文字的力量,还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对我们的家书家信来说,我们应该多一分这种投入的感觉,我觉得每年如果能写几封信,你就会感觉到你自己不一样了。”
家风传承,诗书继世长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国人要把诗礼传家,耕读为本,儒家文化有一套对子弟的教育,家里面要代代传承下去,把家里的好风气传下去,而家书正是传承优良家风最重要的纽带。
所谓诗礼传家,诗就是把文化传下去,礼就是把互相尊重、长幼尊卑秩序传下去,把生活的礼节传下去。耕读为本,耕就是劳动、创造,读就是阅读。这就是中华文明,一代一代要把正的家风。
用张颐武自己的话说,“讲家信,讲家书,就是要和家人多交流,多沟通,把自己内心里面真实的东西传递出来,让他们能了解,在沟通中得到别人给你的回应,这种回应对你既是滋养也是一个充分的激励,对你是非常有意义。不要害怕和人交流,我觉得,其实多写家信,多写家书,就是一种美好的交流方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