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情暖少数民族女孩”撑起未来

本报记者 谢海渊
2016年04月06日15:56 |
小字号

2015年年底,“情暖少数民族女孩”项目获第九届“中华慈善奖”提名奖。2011年,海南成美慈善基金会秉承着“奉献一份爱心,承担一份责任”的助人理念,设立了“情暖少数民族女孩”项目,通过与中职院校合作的方式,为资助女孩提供在校两年6000元的生活费以及后期升入大学后的奖学金。

为了改善女孩命运

据统计,有60%左右的农村贫困家庭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送初中毕业的女孩继续上学。这些女孩很多都只能从事待遇微薄的简单繁重体力劳动,甚至在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女孩过早的留在农村开始婚育生活,女性群体的文化水平及就业机会远低于男性。虽然国家承担了孩子的学费、住宿费,但仍有很多的贫困家庭承担不了孩子两年的生活费,她们仍然面临失学的危机。

“情暖少数民族女孩”项目负责人甘竣在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情暖少数民族女孩’项目致力于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大龄女童提供职业教育,并促进其就业,进而改善家庭的生活,并改善自身的命运。”该项目与一些中职院校合作,成立“成美中专班”,并长期资助在该班就读少数民族女孩的生活费,此外支持公益项目活动的开展,针对学生开发社会融入教育、职业教育及社团实践课程。

提供综合成长服务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为14~18岁的困难少数民族女童提供助学金、靓志奖学金。在中职毕业后,假如受资助人可以继续深造,还可以获得该基金的进一步资助。另外,该项目加强与专业教育机构合作,为学校提供“成美大龄女童综合培养课程”,开展社会融入教育,包括生活教育、理财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以及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包括就业教育、创业教育。课程采用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大龄女童的自信、感恩、独立及社会责任感,提升她们的个人品质和职业素养,为女孩提供全面综合的成长服务,并促进学校教育特色和质量。

家访是该项目资助的一项重要工作,项目负责人及学校老师通过家访及了解孩子家庭情况后,建立女童成长档案,积极搭建与孩子及其家人的有效沟通方式,并最大限度争取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支持。

“在多个女童学生家访中发现,许多孩子的家庭不单是贫困这么简单,孩子的成长历程和成长环境都十分复杂,这都影响到孩子的积极成长及继续接受教育的效果。甚至我们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的女童家访中发现,虽然现在职校都免除了学费,但很多孩子家长因为家庭贫困等原因,还是不愿意送孩子继续读书,并曾试图劝孩子不要继续读书。像在这样的家庭,孩子如果想坚持上学则需要付出比身边伙伴更多的上学压力。我们可能很难改变职业教育学生流失的现状,但可试图寻找更有效的对于资助学生流失的解决方式。”甘竣向《慈善公益报》记者详细介绍项目后期的配套服务。

据介绍,“情暖少数民族女孩”项目资助将坚持雪中送炭的原则,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女童。截至2015年年底,项目实施范围已经扩展至海南、内蒙古、西藏、贵州、新疆、宁夏、广西、甘肃、云南等地,合计投入876.2万元,帮助1447名贫困女孩。并积极研发性别视角大龄女童培养课程体系,并在项目实施学校内针对资助学生,开展互动式、参与式的社会融入教育和职业教育等相关课程,同时提升实施学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水平。

甘竣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培养1名好女孩,造就1名好母亲,兴旺1个好家庭,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公益事业,长久持续地做下去,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我们的资助不仅在物质上对弱势群体起到了扶贫的作用,还在精神上、文化上、人的尊严上起到了扶助的作用,希望有更多的仁爱之士加入我们的行列,使这项有益的事业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

(责编:史雅乔、蒋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