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把传言在灾难信息传播中的优先级降下来

王钟的
2016年07月18日08:48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7月1日至7月11日12:00,中青舆情监测室共监测到与暴雨有关的舆情信息213118条,其中论坛23778条、博客7709条、新闻75987篇、微博原文18643条(转发量1349316条)、纸媒报道3599条、微信文章54445篇、 App新闻28547条等。中青舆情监测室供图

  今年的雨季很是不同寻常,南方多省出现了洪涝灾情。不光在现实中雨很大,微信朋友圈里的雨同样下得很大,而且我们经常遭遇的是:雨未至,风先行,关于暴雨和汛情的传言跑得比风还快。

  在这样一个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达、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的时代,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的传言依旧顽强地生存和蔓延着,多少让人错愕。我们的手机安装了各种各样的新闻客户端,上班路上抬头低头都是大大小小的屏幕,为什么还要通过人际传播获取信息呢?

  一句老话说,谣言止于智者。事情恐怕也没那么简单。一是因为虚假的传言常常是“智者”捏造的,在信息漫长而迅捷的接力中,携带第一棒的开跑者对传言的真假最是心知肚明,他们明知信息虚假而继续传播自然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二是因为哪怕一个人在某一领域很高明、很聪慧,也可能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迷失,转而相信身边“可靠的人”,传播假消息的人也不乏知识精英。

  人们更愿意相信坏消息,这可能是人类生存繁衍千百万年以来形成的心理机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让人们逃过一次又一次的劫难。当然,这种心理机制也有不言而喻的副作用,那就是大规模传言造成的恐慌,会破坏人们应对灾难的准备措施。这其中最受冲击的是集体秩序,而集体秩序恰恰是人类为弥补个体渺小的缺陷所设计出来的求生法则。矛盾在这里陷入了死循环:人们为求生而相信传言,也因相信传言而破坏最好的求生方案。

  让巴别塔倒下的最快办法,不是让人类学会说不同的语言,而是让人类用同一种语言传播巴别塔即将倒下的消息。

  当然,从“上帝”视角看,如果有一种传播秩序清晰地区分消息的可信度,那么传言在灾难信息传播中的优先级就会明显下降。现实中,人们从未放弃构建唯一的权威信息源的尝试。每当有一种新兴的媒体出现,在其草创期总有混沌的时刻,比如报纸在其“黄色新闻”年代就以传播耸人听闻的消息为生,而现在传统媒体毫无意外地成了最权威的信息渠道之一。如果把新媒体笼统地归为一种媒介,那么现在包括朋友圈在内,我们正在经历这种混沌的时期。

  理性终将战胜感性,但感性从来没有脱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只要束缚自身以提高效率的秩序没有完全确立,感性就会乌泱泱扑面而来。

  而且,朋友圈的传播环境与之前人们所经历的完全不同。同在朋友圈的场域中,既有权威新闻媒体、官方机构所发布的准确消息,也有人际传播的不确切传言,甚至也有别有用心者编造的谎言和谣言。这跟过去凡是“印在报上的”“电视播的”就是真的、确切的很不一样。权威的传播渠道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大的挑战——与传言争夺话语权。

  这大概就是新媒体与过去几百年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形态的主要区别。在新媒体场域,不同来源的信息获得了表面平等的传播权,一些网络大V的影响力不亚于传统媒体,传言也由此获得恣意生长的空间。口耳相传所面临的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在新媒体语境中荡然无存。本来,往池塘里投下一颗石子,涟漪传到对岸恐怕就无声无息了,但是,突然一颗石子激起的波纹可以跨越太平洋,就多少让人害怕了。

  面临未知的灾害,强调相信权威消息源,强调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这都没错。但是,这一切成立的前提是个人有足够的媒介素养分辨消息的真假。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构建传播秩序的努力,集中于构建权威传播渠道,以为控制了关键节点,真实的信息就能传播出去了。然而,在多节点甚至无节点的朋友圈,光是构建权威传播渠道是不够的,只有个体形成了甄别消息源的意识,才能让权威传播渠道的建设显示出意义。

  这或许也是构建新媒体传播秩序的一大挑战。不过,也不必过度担心,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人们一直在理性的信息传播和感性的传言之间做选择,就像西西弗斯推大石一样,新媒介不断出现,新的挑战随之降临,对传播秩序也产生新的需求。人们也可以看到,大多数虚假传言造成的危害是有限的,哪怕“听风就是雨”,也不会造成多大的洪灾。新媒体传播与生俱来的自净功能,终究会让不实传言变成笑谈。

(责编:史雅乔、蒋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