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创新服务渠道给山村独居困难老人长期的关爱

龙泉市城北乡是浙江省龙泉市北部一个山区乡,距龙泉市区27公里,该乡近1.2万人中,外出务工的有8000余人,留守老人1725人。为了解决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关爱等问题,近年以来,城北乡针对实际,积极创新为老服务措施,关心照料老人,积极构建山区农村高龄独居困难老人关爱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产生了良好影响。
老年协会活动,发挥村老年人协会作用,依托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开展高龄、独居、困难老人日间照料,特别解决他们的吃饭困难,同时积极组织文体活动,建立老年电大教学点,努力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专职保姆送餐,实行“1+X”服务模式,即由村党支部、村委会雇请一个素质好、热心为老年人服务的“专职保姆”,按标准化的要求每月不少于8次的上门走访留守、独居老年人中高龄、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同时建立“红心党员服务队”、“以老助老”、“好邻居帮帮团”等爱心服务团队,通过“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挂钩结对,服务村中高龄、独居、困难老人,做到“五有”:室外活动有场地、室内娱乐有场所、隔三差五有人问、头疼脑热有人管、日常琐事有人帮。
留守老人信息二维码,创新服务形式,在村每位留守老人门前挂信息牌,牌上除了一目了然的姓名、结对人员基本信息等,还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服务等级、照顾护理要求等输入二维码,专职保姆、结对人员通过扫描二微码,即可获取相关信息,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服务。
开展山区农村老人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请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省质检局老师指导,按照民政部、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城北乡农村山区养老为老服务经验,制定了龙泉市山区农村养老为老服务地方标准,由龙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把城北乡山区农村养老为老服务模式向龙泉全市推广。
城北乡新型山区农村老年人关爱模式解决了乡里大部分老人“下不了山、进不了城”,生活缺“助”、安全缺“护”、健康缺“管”、精神缺“慰”的现象,让留守老人舒心养老,外出人员安心创业。城北乡山区农村老人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获评2015年浙江省省级服务业标准化优秀项目。(刘永善 刘伟林 周慧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