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公益创业 从大胆设想到小心推进

章正
2016年11月21日08:51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一名获奖者端详奖杯。汪龙华/摄

  11月17日,三项主题赛答辩环节。答辩结束后,选手在总结得失。汪龙华/摄

  闭幕式上,荣获世界机器人大赛冠军的电子科技大学团队正在调试即将登场的智能机器人——小智。随后,小智为中国青年创新创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高校大学生专区揭牌。汪龙华/摄

  作为中医学专业的本科生,陈彦竹已经成为了一本中医专业书的主编。说起写书的经历,这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坦言“有些复杂”——为了筹款。

  她发现青少年对中医文化比较陌生,就与小伙伴成立志愿者团队,在天津的小学开设《中药文化》课程,比如到了重阳节,他们讲授重阳节的来历,还会提到一味中药——茱萸。

  要想把这门课上好,离不开中药的展示,经费成为这个团队头疼的问题。“我们想做一个课题,就是写一本针对青少年的中医读物。”她介绍,他们设想用卖教材的收入,来填补课程的经费。

  2015年,她组织了小伙伴申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得到了一万元项目资金。当时,他们的想法比较大胆,用成语这种通俗的方式来解读中医。

  团队成员刘佳蕊说,“从编书到出版,这些资金完全不够”,该校的阚湘苓老师觉得他们的项目不错,拿出自己的课题经费支持学生写书。

  修改提纲、内容写作、翻译英文、出版社校对、再次修改……这个团队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写了《品成语 学中医》。陈彦竹告诉记者,这本书已经作为教材,被某政府部门购买。这个团队获得了2.2万元的收入。这部分收入作为讲课所需的材料费和志愿者补贴,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这群年轻人还给孩子开发了《四季之味》中药植物儿童绘本,并赠送给500多个家庭。

  新疆学生创业销售特产,补贴维族同胞学习汉语

  “疆爱传递”公益团队在本次大赛上,受到很多参会者的关注,团队成员由维吾尔族同学和汉族同学共同组成。

  迪力胡马尔·依明是一位23岁的维吾尔族女孩,是该团队的负责人,今年刚从杭州师范大学毕业,回到新疆阿克苏一个县城的民政局工作。这支团队可不一般,据她介绍,这是我国首个以促进新疆与内地之间文化交融与民族团结为宗旨的在校大学生公益组织。

  刚到杭州上学的她,会被同学问及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住楼房习不习惯”“是不是经常洗澡”。她说:“特别是‘天价切糕’发生之后,很多人对我们不太了解。”

  2014年,正在上学的她,开始在网上尝试销售新疆的干果,同时还在杭州师范大学大学生创业园,申请了一处创业场地做电商。为了让同学们更了解维吾尔族,她还经常在校园里摆台,让同学们免费品尝特产。在当年的“双十一”,新疆特产还卖得不错,已经实现了盈利。

  可是,如果以为他们只卖特产,就太小看他们了。

  “在南疆地区,很多维吾尔族人不会说汉语,都想学习。”迪力胡马尔·依明告诉记者,2014年她联系在喀什地区的一个乡镇的朋友,委托对方在当地开设汉语的课程。当年8月,她就在村民家中讲汉语课程,不到一年,当地乡政府发现授课效果不错,给出三间会议室,作为授课的教室。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学员是70多岁的老先生。

  她介绍,一共有300多人参加培训,先报名,再考试分班。夏天主要招收当地的小孩,冬天农闲主要招收农民学员。目前,他们已经发动了8名返乡大学生参与教学。随着规模的扩大,资金从哪里来,成了这些大学生的难题。

  今年3月,迪力胡马尔·依明考上了公务员,把这家电商公司转交给师弟——22岁的爱海提疆·吾卖尔。他是吐鲁番人,接手生意后他大胆地做了一项决定——把苹果贩到杭州来卖。从今年3月到9月,公司利润一共有12万元,他和迪力胡马尔·依明商量,决定拿出6万元来支持公益。据了解,他们通过“汉语公益课堂”、支教、捐赠等活动,帮助了1000余名孩子学习文化课程,帮扶家乡群众和维吾尔族大学生2900余人次。

  “我们的语言课程还添加了G20杭州元素,加入了画扇子和练书法的环节,很多人都没有体验过。”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南疆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是情况在慢慢改变,大家学习汉语的热情都很高。”

  在她看来,当地的年轻大学生做公益非常有优势,很多维吾尔族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到内地看看。“我们在当地很多人眼里,算是成功的年轻人。”她笑着说。

  她有时会有烦恼,一些人并不能理解他们团队的行为,总觉得我们是通过公益来赚钱。接下来,她希望比赛结束之后,能成立一家公益组织。

  传授农民剪纸文化,在家门口精准扶贫

  与很多人想象不一样,河北蔚县剪纸,如果要成批量,并不是靠剪,而是要刻。在本届“创青春”赛场上,来自河北科技大学的王学磊,把27张宣纸订在一起,拿小巧锋利的雕刀,起刀,落刀,不少留学生围在他边上看。

  从小生活在农村的他,了解剪纸不容易,王学磊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能否通过剪纸产业,让蔚县的农民脱贫。剪纸看似简单,但是传统的剪纸手艺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传承,农民究竟能不能学会,他心里没底。

  他在村里发放了400多份问卷,调查的结果有85%的人表示愿意尝试剪纸,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家的妇女。

  他找到县城的剪纸老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广,详细说明来意,征得同意之后,他录制的剪纸工艺视频,作为农民学习的教程。

  他先是从自己家所在村子做起,给想学习的妇女,每人免费提供一把刻刀和一些宣纸。村干部也对王学磊的人品知根知底,把村委会的办公室放心地给他用做教室。除了教村民剪纸之外,他还拿了自己的电脑放在村委会,教村民开电脑,点鼠标,看视频教程,一切都从零基础开始。

  为此,他一共花了5000元。刚开始,村里有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一个大学生还在村子里“胡闹”,但是他们很快明白,他在为村民做好事。他从357个村民中,筛选出20个剪纸骨干“重点培养”。

  有了生产能力之后,如何销售就成了他很头疼的事情。他拿着装裱好的剪纸样品,一家家地跑到对方公司推销。说话间,他拿出了很多样品给记者看,剪纸产品都是他自己设计的图案,还嵌入了公司的标识。

  “我的经营模式,就是接到订单,再设计出图案,然后交给农民生产。”一叠手掌大小的剪纸,一位农民需要刻两天左右,收入在20~30元之间,“对于农村妇女来说,钱虽然不多,但是可以补贴家用,毕竟有活可干。”

  他告诉记者,已经帮助村里的5位农民脱贫,而他的脱贫标准是年收入3000元,比国家标准略高一点。未来剪纸的销量上去了,他打算把所得盈利的90%回流给帮扶对象,10%用于推进项目发展。

  不过,他现在也遇到了烦恼——销售量太小,“销售比较费劲,不然能让更多的村民脱贫。”他说,作为公益创业,如果未来能持续盈利,他打算把这个项目做下去。

  用教材还原乡愁,用公益改变乡村

  “诺邓的洞经古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只是有些曲调早已失传。”

  “诺邓村拥有1300年悠久历史……被视作云南当地白族民居的博物馆。”

  “诺邓在历史上更多地被称为‘诺邓井’,以前整个村子基本上就依靠盐井为生。”

  诺邓是云南的一个小村庄。这些文字,摘选自“美丽乡愁古村传承人培养计划”公益团队编写的《云南诺邓乡土文化读本》,这是同济大学大学生专门为滇西千年白族古村——诺邓村的孩子们编写的。

  2013年,这个团队负责人彭婧来到诺邓支教,有一件事情却刺痛了她的心。她发现年近八十岁的李文茂,每天坐在家门口,给来往的路人讲述家乡的历史文化。彭婧听了很惊喜,和镇上的孩子们分享这些故事,却发现他们对自己家乡一无所知。

  当彭婧在课堂上问到:“你会唱家乡的白族调吗?”全班11个孩子都没有举手,彭婧感受到了乡土文化的落寞,也似乎理解了老人所说的“如果我不讲,就真的没有人知道了”。

  彭婧曾经带着团队实地走访了当地30所学校,让中小学生填写了789份问卷,得出一个结论——孩子对家乡真的缺乏认识。

  “短期支教对孩子课程体系冲击比较大,产生了很大的副作用,比如我们教完英语之后,他们觉得老师的发音不准,就不愿意听课,影响了整个教学的程序。”2014年7月开始,这支团队选择转型,从单纯支教变为开设乡土文化传承夏令营。他们一边给孩子上课,一边写书。从2014年到今年9月份,教材编写了一年半,学校的出版社为他们免费出版。

  除了教材之外,彭婧还开发了一个收费项目——乡土文化体验导赏,“有一些大学生希望外出调研,我们帮他们联系地方,他们只要给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彭婧说,收费不高,但这些调研可以成为乡土文化的素材。

  目前,她还把业务拓展到亲子旅游,在浙江三天两夜的行程,价格在1000多元,能拥有15%左右的盈利。这部分钱,用做其他地方乡土文化传承夏令营的经费。

  “很多人对我说过,公益是有钱人的事情,其实学生也可以进行公益创业。”她说,人人都可以做公益,并不代表公益的门槛很低。公益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而是要考虑受助者的心态,平等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当她被问及“做公益的人怎么样养活自己”时说:“我总觉得有些尴尬,其实公益也是有成本的,说明公益创业在社会上认可度有待提高。”她坦言,自己的父母也有类似的担心。

  山东理工大学侯倩和李涛曾撰文指出,一方面,应肯定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当代大学生选择通过公益创业的方式解决自身就业问题、创造就业机会的做法,这符合公益创业通过创新的形式解决社会问题的使命。另一方面,应注意防止其因过于注重主体性意识而偏离社会实际。

(责编:史雅乔、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