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第十二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

候选案例:善功夫营养爱心待餐公益项目【2】

2017年12月19日20:01 | 来源:人民网-公益频道
小字号

责任故事:

2017年7月13日下午4点,烈日依然当头。接近40度的高温,从地铁站出来不到几分钟,我已开始狂冒汗。走到东风村时,几个社区义工正在给环卫工人们分发爱心待餐。

其他的工人陆续赶来,从义工手中接过饭盒,然后坐在树荫底下,大口大口地吃着这顿热乎乎的晚饭:“好吃、好吃,好久都没试过下班就能吃到热饭了!”

“还有好多肉哩!”

“以前可都没有过这种免费的集体晚餐……”大家有说有笑。

天太热了,有些男环卫工光着膀子直接就开吃了,汗水一滴滴地从他们脸上滑落,掉到了饭盒盖上。一个身材微胖的阿姨调皮地从旁边一位瘦削的叔叔的盒饭里“抢过”一些豆子,然后把一块肥美的鸡腿肉放到了他的碗里。叔叔看着阿姨,笑了笑,继续低头吃饭。

另外一位胖阿姨把饭盒打开,瞅了一眼,嘴角里露出淡淡的笑容,然后系好饭盒包装袋,脱下帽子,也坐了下来,扇风乘凉。

我凑到胖阿姨身旁,笑笑说:“啊姨,您怎么不吃呀?”

“这饭里有肉,我老公和儿子还没下班,拿回去可以和他们一起吃呀。”阿姨微笑望向前方拐角的街道口。

“我能和您聊会儿天吗?”

“好啊好啊。”阿姨爽快地答应了。

这位阿姨姓杨,今年49岁,来自云南一个偏僻的山村,到广州南洲街当环卫工人已经二十几年了。

杨阿姨的家乡是云南一个极为落后偏僻的山村,至今未有公路开通,村里有二十几户人家。他们靠种地为生,偶有集市时,就会到附近的山上采摘些竹笋,然后翻山越岭,徒步20多公里去换钱。山里的年轻人多半已经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人群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而小孩往往小学刚毕业甚至只读上一两年书就开始外出谋生了。孩子们都非常懂事,才5岁就能承担起许多家务,放牛、喂猪不在话下。

杨阿姨说:“我们那里太穷了,男人讨个媳妇不容易,没钱没房子谁也不愿意嫁给你。嫁妆是一大笔钱,盖个房子又是一大笔钱。很多人到了几十岁还在打光棍。我们做父母的,努力一辈子就想为儿子娶个媳妇。”从前,他们出来打工除了要养活自己的子女,更是要早早地为儿子筹备“婚礼”。现在他们辛苦存钱是为儿子的儿子做准备“婚房和嫁妆”。按他们的话来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儿子攒不了那么多钱,当爷爷奶奶的起码还能帮上忙。

从前,为了节省开支,她和丈夫住在简陋的工具房里,现在,有了儿媳和女儿的陪伴,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住到了一个十几平米的温馨小窝里。

“阿姨,您这么早起来会觉得辛苦吗?”

“习惯了!”

“以前孩子不在身边,您会想念他们吗?”

“已经习惯了!”

“饭都凉了,怎么不热热再吃呢?”

“时间赶,也习惯了,冷热都没关系!”

“快下大雨了,您快回去吧,不然会淋坏身子的!”

“习惯了,平时无论多大的雨,我们不都得干活嘛!”

……

从杨阿姨的口中,我听得最多的一句就是“习惯了”。最初,他们只是为了一份高于家乡普通人的工资来到我们这座城市,然而很多人这么一干就是几十年。长夜漫漫,行迹匆匆,每一天,那些常在的身影就是我们熟悉的遇见。这座城市,有我们的足迹,也有你们的存在,还有我们一起走过的故事。

注:以上资料均由申报者提供。

(责编:初梓瑞、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