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公益

安康家园:汶川 ,我们长大了!【2】

2018年05月16日14:17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小字号

  一年后,李向南所带的孩子们离开日照,转去四川成都双流的安康家园生活。“相处时间长了,这些孩子就像我亲生的一样。分别时把他们抱到别人手里,真的非常不舍。有一个孩子边哭边抱着我的脖子,就是不肯撒手。”李向南说。这次从日照千里迢迢来到成都,看见9年前还要自己抱在怀里的孩子现在已经长成大小伙子,李向南笑得合不拢嘴。

  “这些孩子就像我亲生的一样……”这几乎是每一位“安康妈妈”共同的心声。

  “安康妈妈”王晨在双流安康家园成立时就来到这里工作,孩子们都习惯叫她“王妈”。王晨带的第一批孩子如今已长大成人。“孩子们特别重感情,离开家园后一直记着我,不能回来看望的孩子会经常打电话。”王晨说。

  张爱莲曾经是日照安康家园的“安康妈妈”,一共带过18个孩子。9年前,张爱莲把12岁的小森和其他孩子从山东护送到双流安康家园。时隔9年再次相见,已经在铁路上工作长得高高大大的小森,在张爱莲怀里哭得像个孩子。

  如今,在“安康妈妈”们的细心呵护下,双流安康家园已先后有624名孩子高中毕业,其中,282人考上大学,342人高中毕业后就业或参军。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对孩子们进行的心理状况评估报告表述道:“经天灾人逝双重惊骇过的灾区孤困儿童,在安康家园生活学习2至4年后,他们的心理康复创造了在短时间内心理障碍总检率、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和儿童重症抑郁患病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佳绩,达到普通人群的百分比,创造了康复的奇迹。”

  “安康家园10年的成功实践,探索出一套政府支持、民间出资、公益组织监管的灾后孤儿紧急救助模式。后续我们将做好评估和经验总结工作,为国内、国际灾后儿童救助安置提供管理经验参考。”儿基会秘书长朱锡生说。

  “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就长大了……”

  在双流“安康家园”宿舍楼前的墙柱上,贴着孩子们10年前和现在的对比照片,当年一个个幼稚羞涩的孩童,在10年的岁月光阴和安康家园的呵护照顾下,如今已经成长为老师、战士、工人……开始了自己新的五彩人生。

  “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就长大了……”一位“安康妈妈”感慨地说。

  十年前的大地震后,丧失双亲的小玉、小琳姐妹俩被送进安康家园生活学习。如今,小玉已是一名中学教师,小琳也被保送读研。

  地震那年,小玉13岁,读初一,妹妹小琳12岁,在念小学。

  2008年5月12日,家住绵阳北川县桂溪镇的小玉,在桂溪中学上下午第一节课。突然,楼开始摇晃,桌子也在动,教室外面有人大喊“地震了”。当全校师生集中在操场上,小玉看到对面山上的石头不断滚落,一座房屋就在她面前坍塌了。

  丧失双亲的姐妹俩被接到山东日照的安康家园,一年后回到成都双流的安康家园。小玉说,她用整整一年的时间,才让自己慢慢接受了现实。

  小时候姐妹俩经常吵架、争玩具。地震之后,姐妹俩再也没有争吵过。

  小玉如今大学毕业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小琳也顺利考上厦门大学,今年被保送读研。小玉说,自己萌生当老师的念头,与当年借读在山东日照安康家园的经历有关。“那时学习成绩跟不上,心理压力很大。老师从未责怪我,而是经常鼓励我们这些安康家园的孩子。”

  安康家园的生活,让两姐妹感到今后的道路并非她们最初想象得那样艰难。“因为安康家园是个很‘有爱’的地方,有很多人一直陪伴和关爱我们,在我们身后默默付出。”小玉说。

  在日照和成都,各有两位“安康妈妈”带过小玉,至今她和山东的“安康妈妈”任阿姨仍保持联系。当年,任阿姨一人带6个孩子,每天睡在客厅,送孩子们上学,接孩子们放学,带孩子们去吃饭和参加各种活动。

  “陪伴让我们找回了缺失的母爱,我们有烦恼都会跟她讲。”小玉记得,一次考试没考好,她心里很难受。任阿姨陪她坐在床边聊了很久,一直在鼓励、安慰她。

  像小玉姐妹这样走出安康家园后开始幸福生活的孩子还有很多,立志把未来的生活过得更美好是他们最大的共同点。

  10年前,地震发生时,藏族女孩小燕正在汶川县草坡乡的草坡小学上课。她和当时读三年级的妹妹在学校待了近一个月后,才知道自己成了孤儿。随后姐妹俩一起被接到安康家园,又重新拥有了大家庭。

  10年后的今天,小燕已经是两个儿子的母亲,也成为一名熟练的塔吊司机,和丈夫是同事,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现在就想着夫妻两人要好好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小孩抚养好,让小孩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小燕说。

(责编:余璐、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