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團組織參與“我來當家”社區實驗:

讓更多居民主動參與社區自治

2018年07月09日08:27 | 來源:中青在線
小字號

  在浙江蘭溪,蘭江街道蘭蔭社區團支部書記鄭方琳感覺近來工作輕鬆了許多,關鍵是得益於正在推行的“我來當家”社區居民自治模式。

  “以前社區搞活動,參加的人不多,最頭疼的就是讓我們‘找人’,往往打上100個電話才有10個人願意來。而現在,我們隻要提出想法,策劃、組織、實施全都由居民自發完成,居民參與的積極性比以前高多了。”鄭方琳每周一上班,她的第一件事,就是統計社區居民上周“愛心銀行”積分情況。

  在蘭江街道其余10個社區也發生著變化,居民參與公共事務從被動到主動,得益於街道正在推行的“我來當家”社區居民自治模式。以“黨建引領,群團參與,居民自治”為原則,團組織參與打造“愛心銀行”和“微公益超市”平台。居民通過參與社區事務管理、策劃組織開展活動、為他人提供服務獲得“愛心銀行”積分,需要時在“微公益超市”利用積分兌換服務。

  在青鬆社區“愛心互助協會”,會員們用自己的積分,到“微公益超市”兌換物品,上門慰問空巢老人、殘障人士和老黨員。據了解,“微公益超市”的1.0版本設在社區,還有幾個分號設在各個小區,每個超市有一名志願者負責日常的積分兌換記錄和服務聯系,超市裡的物品最早由社區出資添置,后來有部分居民自願捐贈。2.0版本提倡“以服務換服務”,可以自主聯系志願者兌換服務。

  “撤村並居后很長一段時間,村民都沒有完成身份轉變。自從開始‘我來當家’,大家意識到自己是小區的主人,代表著小區的形象,就開始改變自身陋習,注重文明,實現了從‘村民’到‘居民’、從‘居民’到‘主人’的兩次身份轉變。”橫山社區居民樓加林感慨地說,居民從最初抱怨和不理解,發展到尊重和參與。

  讓普通居民承擔起自治責任,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關鍵是立足於居民的需求。青湖小區“一萬步”巡邏隊,把日常巡邏與健步走結合起來,自願參加的居民從最初20人發展到50人,利用每日巡邏隨手清理“牛皮癬”和樓道堆積物、沿路宣傳平安創建、主動調節鄰裡矛盾﹔丹溪社區“物業管理協調室”,由物業與業主推選的代表組成,雙方協商處理小區管理問題,化解了物業與業主的矛盾。

  蘭江街道黨工委書記徐政飛表示:“遠親不如近鄰,‘我來當家’就是要引導居民形成‘社區一家親’思維,家人有困難,大家一起幫,時間久了,‘鄰裡情’自然越來越深。”

  在團蘭溪市委書記童雪菲看來,團組織參與“我來當家”社區居民自治,增加了青年社會參與的途徑,與城市中老年發生積極的代際互動,提升了城市青年的文明程度。

  “我來當家”社區居民自治,也為改革中的群團組織開辟了新陣地。共青團有了居民志願者,專業培訓后在社區開展志願服務﹔婦聯支持居民中的心理咨詢師志願者成立“姐妹談心室”,讓“知心姐姐”走到居民身邊﹔殘聯為殘障人設立了“無障礙小區”,方便他們融入社區活動﹔總工會開設“社區職工”課堂,居民當老師傳授他人一技之長……群團組織的加入,讓社區居民自治的模式更加豐滿。

  蘭溪市委書記朱瑞俊表示,蘭江街道“我來當家”社區居民自治模式,為社區治理和創新拓展了思路,為廣大社區告別居民“冷漠症”提供了一種新方式。讓更多的居民參與進來,可以讓這座小城市更有溫情,讓城市青年更有作為,讓每位居民更幸福。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章正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初梓瑞、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