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貧困人口醫療費用的個人自付比例平均為16%

聚焦:貧困患者大病不再拖

本報記者  申少鐵
2018年07月13日08:2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近日,安徽淮北職業技術學院組織該校醫院的醫務人員來到結對幫扶村濉溪縣韓村鎮小湖村,開展“送醫送藥”下鄉義診活動,免費為村民診斷病情、提供醫療咨詢,並贈送藥品。
  萬善朝攝

  健康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舉措之一。我國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因病致貧返貧的比例在42%以上。兩年多來,因病致貧返貧人口減少851萬人,佔脫貧人數的34%,健康扶貧成效明顯。如何讓更多貧困患者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健康扶貧還有哪些難點需要攻克?從今天起,我們推出“健康扶貧追蹤”專題報道,希望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編  者

  患大病有保障

  落實傾斜性醫療保障政策,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的報銷比例應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50%

  “‘351’政策真好。沒有它,現在就沒有我了。”在安徽省金寨縣人民醫院健康脫貧專用病房內,患者蒲大姐對記者說。

  51歲的蒲大姐是金寨縣白塔畈鎮橋店村村民,2013年12月查出患有乳腺癌,經手術治療后基本康復。2016年2月,她又被查出卵巢癌,由於出現腹水,無法手術,隻能接受化療。蒲大姐的公公患有冠心病和腦梗塞,需長期治療﹔婆婆左手臂骨折,需有人照顧﹔兒子還在上學,開支也不小。家庭生活全靠她丈夫務農和打工維持。2014年開始,她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管理。

  2017年,蒲大姐在金寨縣人民醫院腫瘤科共住院化療9次,花費近9.07萬元,除去新農合、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政府兜底支付,自付3000元,看病負擔大大減輕。

  蒲大姐所說的“351”政策,是指安徽省在2016年出台的貧困患者看病“351”政府兜底政策,即貧困人口在縣域內、市級、省級醫療機構看病,個人年度累計自付費用分別不超過3000元、5000元和1萬元,剩余合規醫藥費用全部由政府兜底支付。

  為了對貧困人口看病實行全面兜底保障,安徽省出台了“三保障一兜底一補充”綜合醫保政策體系。“三保障”是指提高基本醫保(新農合)、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水平,如免繳個人參保費用,由財政全額代繳,降低新農合住院補償起付線大病保險起付線,提高新農合補償比例,將大病報銷病種增加至44種等。“一兜底”是指“351”政府兜底政策。“一補充”是指慢性病門診“180”補充醫療保障,貧困慢病患者1年內門診醫藥費用,經過基本醫保等補償后,剩余合規費用由補充醫保再報銷80%。這樣,貧困人口看大病有了封頂線,看慢病的負擔也大幅減輕。

  安徽省針對貧困人口的兜底保障政策,只是全國健康扶貧政策的一個案例。為了讓貧困人口看得起病,國家衛健委要求各地落實傾斜性醫療保障政策,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的報銷比例應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50%。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監測顯示,2017年全國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個人自付比例平均為16%,比2016年下降了27個百分點。

  “現在很多因病致貧返貧的人口是支出型貧困。”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震分析,支出型貧困是指一些家庭的老人或孩子得了大病,長期治病需要花巨額費用,一般的家庭特別是農村家庭難以承受,有的被迫借債看病,因而陷入經濟困境。政府在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方面給予貧困人口保障十分必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貧困患者看病費用。“當然,財政資金給貧困患者看病兜底並不是看病支出全由政府包了,而是要建立科學的制度,確保醫療機構合理治療、自覺控費,防止資金浪費。”

  先診療后付費

  取消住院預付金,貧困患者出院時隻需交納個人自付費用,其他費用由醫療機構與醫保經辦機構結算

  “我到醫院后,直接看病,不用先交押金,出院時統一交錢就行,太方便了。”躺在金寨縣古碑鎮中心衛生院健康脫貧專用病床上的老徐說。

  68歲的老徐是古碑鎮南畈村村民,與妻子一起生活,屬於低保戶。老徐平時患有高血壓,這次住院治療是因為急性肺炎。他告訴記者,有了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政策,看病沒有墊資壓力。

  在古碑鎮中心衛生院門診大廳牆上的顯眼位置,張貼有貧困患者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政策介紹和詳細步驟,貧困患者一看就明白。

  安徽省健康脫貧辦主任楊緒斌介紹,省裡依托新農合系統建立完善結算體系,省域內全部實現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全面取消住院預付金,貧困患者出院時隻需交納個人自付費用,其他費用由醫療機構與醫保經辦機構按規定結算。

  國家衛健委要求各地建立和完善“一站式”結算制度,推動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經辦管理機構與定點醫院實現“一站式”信息對接和即時結算。定點醫療機構應設立綜合服務窗口,集中辦理救治對象住院費用結算。貧困縣定點醫療機構應落實先診療后付費政策,醫療費用由醫療機構直接與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經辦管理機構結算,貧困患者取消住院押金,隻需在出院時支付自付的部分。例如,山西省要求凡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的農村貧困住院患者,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看病,無需交納住院押金即可直接住院治療。湖北長陽縣在縣鄉醫療衛生機構都設立了“一站式”結算窗口,門診大廳張貼有“一站式”住院流程圖、住院報銷流程圖等內容,貧困患者進入門診大廳就能看到。

  “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減輕了貧困患者的‘墊資’壓力和‘跑腿’負擔。”王震認為,許多貧困患者患有大病,如果先付費,他們會被高額費用嚇到,可能會放棄治療,而先診療后付費政策消除了他們的顧慮,有病敢去醫院看了。“一站式”結算免去貧困患者去多部門結算的麻煩,提高了財政資金保障貧困患者看病的效率。

  分類精准救治

  全面啟動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重點救治患有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白血病、食管癌等9種大病的貧困患者

  47歲的李某是河南焦作武陟縣大虹橋鄉南古村貧困農民,患有“怪病”20多年,眼角膜、口腔、食道長期潰爛疼痛,喪失勞動力。通過省市縣專家組的救治,她的病情基本痊愈,現在能下地干活了。

  2016年底,大虹橋衛生院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入村家訪時,發現了李某的症狀,並上報大虹橋衛生院。該衛生院與醫聯體成員武陟縣二院和焦作市人民醫院共同組成專家組到南古村為李某診治,專家們認為她可能患上了免疫缺陷疾病——白塞氏病。

  李某被安排到焦作市人民醫院進一步檢查。“口服針對性藥物治療即可,但特效藥有一定的副作用,須定期復診,查血常規、肝功能,根據身體情況及時調整用藥。”確診后,專家給出了最優治療方案。

  通過半年的治療,李某病情明顯好轉,但還有復發跡象。大虹橋衛生院通過省級醫聯體平台聯系到河南省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專家,為李某提供了中醫診治方案。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李某的病基本痊愈。

  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政策讓貧困患者李某重獲新生。2016年以來,河南省要求各地對貧困人口中罹患食管癌、胃癌等重大疾病的患者,確定定點醫院、診療方案和單病種收費標准,開展集中救治。截至今年5月,河南省9種大病需救治1.38萬人,已救治1.36萬人。

  為提高對貧困地區大病救治能力,貴州省成立縣鄉村三級聯動信息核實組,以村為單位,組織鄉村干部下村入戶,掌握貧困戶患大病基本情況,並及時上報。省市縣三級醫院分別成立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白血病、胸外、胃腸和終末期腎病5個專家組,對貧困人口的具體大病病種逐一進行診斷確認,分類精准救治。

  安徽省在摸清貧困患者大病情況的基礎上,制定印發《大病專項救治工作方案》等文件,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大病分類救治工作。除了組織對國家規定的9種大病進行集中救治,還新增乳腺癌、宮頸癌6個病種。縣鄉醫療機構設置健康脫貧病房,提供綠色就醫通道和精准救治服務。省級醫院成立22個大病專項救治專家指導組,針對貧困大病患者逐一制定診療方案,逐人建立救治台賬,做到新發一例救治一例。2017年,安徽省貧困人口住院救治118.86萬人次,其中15種大病專項救治3.8萬多例。

  從全國范圍看,2017年2月,國家衛健委全面啟動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要求各地重點救治患有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白血病、食管癌等9種大病的建檔立卡農村貧困患者和農村低保、特困人群。同時,要求各省份成立專家指導組,建立健全轉診、會診、巡診制度,重點救治疑難重症。

  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認為,通過大病專項救治,許多貧困患者得到有效治療,恢復了勞動能力,很有獲得感。但是,貧困人口中還有一部分人患有罕見病,比如漸凍人症,救治費用很高,負擔很重。“建議適當擴大大病專項救治的病種,讓更多貧困患者享受到國家的好政策。”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13日 18 版)

(責編:初梓瑞、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