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堅守的幸福

2018年08月03日08:20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堅守的幸福

【“四有好老師”獎勵計劃·調研手記】

6月,站在北師大英東樓前,我們吹響了出征的號角。7月,帶著教師夢,帶著志願情,我和伙伴們踏上了前往湖南金洞的征程,遇見了扎根連綿大山37載的候選教師——鄧先華。

每一次遇見都是生命裡的一次成長。用最美年華守候大山,用廣博愛心守護學生,鄧先華老師告訴了我什麼是教師的理想信念。他踐行了當年“生在金洞,長在金洞,我不守讓人家誰守?我就要在金洞的講台上站一輩子”的承諾。懷著對學生、對家鄉、對祖國教育事業的愛和責任,鄧老師在金洞林場中學的講台上,一站就是37年。

愛教育、愛崗位、愛學生,鄧老師告訴了我什麼是教師的仁愛之心。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鄧老師的妻子奉女士對我們說,在他們的女兒治療期間,家中捉襟見肘,他還是咬著牙拿出一部分錢讓一個即將輟學的學生重新上學。當時兩人有過不解,有過爭吵,最終奉女士還是選擇支持愛人的決定。她有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我的孩子是孩子,別人的也是孩子啊。況且他是鄧先華的學生,也就是他的孩子啊。”

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鄧老師和我們講:“干一行愛一行,做老師就要熱愛教育工作,有了為事業奮斗的志向,就會有無窮的力量。”執著於教書育人,好老師的道德情操最終就會體現到對所從事職業的忠誠和熱愛上來。

越走近鄧老師,越覺得他能夠靜下心教書、做課題實在難能可貴。一天採訪結束后,我不解地問鄧老師:“是什麼支持您一路堅持走到今天?我是師范生,將來也立志要當一名好老師,您可以跟我講講嗎?”鄧老師推心置腹地對我說:“孩子,無論教書還是做教學研究,一定要靜下心來,把它當成事業,踏踏實實做好每件事。一定要終身學習,不斷積累,不斷提高。”專注、終身學習,鄧老師告訴了我什麼是教師發展的前進道路。

我請鄧老師用一個詞總結他的職業。他認真想過后,告訴我:幸福。

在閉塞的大山裡,經歷過貧困和飢餓,經歷過女兒受傷致殘的痛苦,經歷過那麼多坎坷,他所指的幸福是什麼呢?我仔細回想著,也理解了:當知道那麼多學生在自己的教育下學到知識、學會做人、事業有成、生活幸福,他會感到幸福﹔把教師工作當成事業來做,不斷充實學習,他會感到幸福﹔教師待遇愈來愈好,能夠保障家人安穩較好的生活,他會感到幸福﹔扎根金洞,在黨的領導下,看著家鄉越來越好,祖國越來越好,他會感到幸福。

鄧老師的一席話、鄧老師的大半輩子,讓我明白: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最幸福的職業。(作者呂歡)

(責編:王紹紹、董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