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在山溝溝裡體驗鄉村振興

2018年08月03日08:22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山溝溝裡體驗鄉村振興

7月19日至7月26日,頂著酷暑驕陽,沿著顛簸山路,一群大學生從千裡之外的武漢來到大山深處的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營盤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在這八天時間裡,“創行黔鄉,助力扶貧——武漢大學大學生創新實踐中心赴貴州省基於精准扶貧和鄉村振興的調查研究”實踐隊的大學生們上山下田,走村入戶,不僅充分認識到了鄉鎮的現狀,同時以自己的青春與學識為當地脫貧攻堅建言獻策。

一堂生動的黨課

“扶貧先要扶志,脫貧攻堅到了總攻階段,要走出一條適合貴州的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路子,以‘弱鳥先飛’的意識,‘滴水穿石’的精神,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奪取全勝的優異答卷。”7月25日,在六盤水市水城縣營盤鄉蘭花村新時代農民講習所,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博士研究生張瑜為營盤鄉部分黨政領導、蘭花村村支兩委、駐村工作隊黨員干部作了一堂以《不忘初心跟黨走牢記使命勇擔當》為題的黨課宣講。

新時代農民講習所是貴州省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為武裝老百姓的頭腦做出的有益創新,而由武漢大學博士生宣講團成員向基層扶貧干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更是一次嘗試。

張瑜是武漢大學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博士生宣講團副團長。此次她結合脫貧攻堅的主題,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帶到蘭花村新時代農民講習所,以青年視角、青年話語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讓基層扶貧干部深受啟發,也為扶貧攻堅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一次產業扶貧的對接

“農宿、農特、農耕加農俗於一體的‘四農旅游’,為貧困鄉村免費提供VR全景展示、大數據分析和農宿管理服務。城市人可通過平台走進農家,感受農家住宿,預訂農特果蔬,體驗農耕生活,品味歲時農俗。”團隊成員姚佳鑫邊說邊演示。

7月24日下午,“創行黔鄉,助力扶貧”實踐隊中參加第四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的兩支團隊負責人分別向營盤鄉黨委班子展示了各自的創新創業項目——通過互聯網提供農宿、農特、農耕預訂服務的“美儂家”平台和以雜交生物技術為手段,致力於健康、高效抗稻飛虱的“稻香中國”項目。

在聽了他們的展示后,營盤鄉脫貧攻堅指揮部聯絡員唐欣充分肯定了兩個項目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前瞻性,指出兩個項目與當地旅游、農業產業發展現狀的緊密性,並表示將積極支持兩個項目在營盤鄉的實際落地。

“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一定是建立在對口產業成功發展的基礎上的,傳統農業已無法留住鄉村青壯年勞動力,產業融合發展才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在對營盤鄉的旅游業和農業進行了實地考察后,實踐隊成員張可昕感慨萬分。不少隊員也紛紛表示,作為當代青年,自己應努力增長自身智慧才干,積極整合多方資源,力爭將創新創業項目落到實地,為當地村民帶來切實的利益。

為了與營盤鄉建立長期、高效的溝通橋梁,武漢大學校團委與營盤鄉政府建立了“武漢大學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將武漢大學前沿的科技成果、優質的學生資源、積極的政策支持精准對接到營盤鄉,共同探索鄉村振興與精准扶貧的發展之路。

一次民族文化的挖掘

“遠方的貴賓,四方的朋友,我們不常聚,難有相見時。彝家有傳統,待客先用酒,彝鄉多美酒,美酒敬賓朋。”伴隨著一曲悠揚的彝族祝酒歌,實踐隊成員在當地觀摩了少數民族文化展示,體驗了特色民俗活動。營盤鄉作為苗族彝族白族自治鄉,少數民族文化濃郁。苗族的刺繡、蠟染,彝族的山歌舞蹈,這些原汁原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實踐隊成員深受感染。

實踐隊成員蔡江美說:“營盤鄉的民俗活動令我印象非常深刻,這是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珍貴財富。我們大學生的創業項目“美儂家”正致力於將鄉村民俗展現給更多城市人,讓更多人關注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據悉,武漢大學今年緊緊圍繞經濟和社會發展熱點,還實施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十九大主題宣講”“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長江經濟帶”等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重點專項計劃。1.5萬余名武大學子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將課堂知識運用於實際,用科技和知識推動現代化建設。

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趙雪梅指出,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發揮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實踐育人獨特作用的重要途徑,在服務國家戰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武大學子把社會實踐作為一堂生動的黨課和國情民情認知課,將社會實踐報告寫在祖國大地上。(記者夏靜 通訊員王園)

(責編:王紹紹、董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