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用殘掌托起山區孩子的夢想

2018年08月08日08:02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用殘掌托起山區孩子的夢想

七月的湖南岳陽,高溫。在火車站外,我們第一次見到了黃亞飛老師:黝黑的皮膚,穿著一件發黃的白襯衫,一條洗褪色的藍色褲子,平凡、朴素。

當他走上前來用雙手和我們握手時,我們被深深震撼了:他的左手五指全無、右手隻剩三根不足常人指頭一半長的殘指。就在這湘北連綿起伏的大峰山下的偏遠小學,他耕耘了43年,為大峰山下的數千名孩子點亮了智慧之燈,書寫了一位山區教師的傳奇。

“守時巨人”

1975年,黃亞飛高中畢業,老支書見他雖然身體殘疾,但有才華有志向,力排眾議安排他到村裡代課。懷著斗志、憧憬、感恩,他開始了鄉村教育生涯。

談起剛開始從教的事情,黃亞飛緩緩地說道:“要夾住一支粉筆談何容易,稍不小心就掉了。用力夾緊,時間一長手指就腫了起來,連皮也被磨破,粉筆上沾滿了鮮血,連心的痛。但是,為了做一個合格的教師,練好基本功,我咬牙堅持下來,手指腫了又消,消了又腫,慢慢地磨起了老繭。幾年下來,我多種字體都能揮洒自如了。人有勇氣、有毅力、肯吃苦,就不怕。”

“他著了魔一般義無反顧地在大峰山區的村小默默耕耘。”黃亞飛的同事張蘭說,“他當了43年班主任,培養了3000多名學生,其中有49人考上了重點大學,7人考上了研究生,4人取得了博士學位。”

43年來,在黃亞飛的考勤檔案裡找不到一次事假、病假記錄,也找不到一次遲到、曠工的記錄。居公小學主管教務主任張朱稱他是“守時巨人”。

“守護者”

工作的前十多年裡,山區貧窮落后,一些家長不願意送適齡兒童入學。每逢開學初,黃亞飛便起早貪黑,沿著陡峭的盤山小道,踏進家家戶戶,動員家長送子女上學。他踏遍大峰山下的每一寸土地,家訪1700余人次,行走山路3萬多公裡,勸回學生90余人,累計墊付學費約3680元,還掏錢給學生買筆、本等學習用品。

他的同事黃道林告訴我們:“黃老師生活十分朴素,一年難得買兩三斤肉吃,一件棉襖穿了20年。”

居公小學校長朱正才說:“雖然黃老師工資不高,但他連續9年資助村裡一個貧困家庭的兩個孩子上完初中。”2007年,黃亞飛把市、縣兩級發的1000元獎金資助了兩名貧困生。2009年,他拿出500元錢獎勵了5名品學兼優的學生。

黃亞飛不僅是孩子學習路上的導師,更是他們人生路上的守護者。黃亞飛調入居公完小任教后,還兼任雙石村路隊的護學崗教師。雙石村每個學期有30多名學生在居公完小就讀,而通往學校的是一條田間小路,其間往返路程約6公裡。為了確保每個孩子上學的安全,黃亞飛連續20年把他們領來帶回。在這風雨兼程的護學路上,他穿壞了20多雙鞋,撐破了18把雨傘。

“勤奮筆俠”

此后黃亞飛任居公完小副校長、德育辦主任,教五年級語文、社會、科技,還兼班主任(當時全校僅6位教師,其中一人上午上課,下午去食堂幫廚)。在繁重的行政事務和教學工作的雙重壓力下,他卻給自己定下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每天必須完成一篇教學心得,必須學到深夜12點入睡。

在黃亞飛的敘述中,我們依稀看到他耕耘的身影:寧靜的夜晚,別人玩扑克、跳舞,他卻在孤寂的斗室裡學習﹔當人們沉浸在夢鄉時,他還在燈下耕耘。冷了就搓一搓手、跺一跺腳,困了便用冷水洗一把臉。這麼多年來,他閱讀了900萬字的書籍,做了300萬字的卡片,寫了20萬字的教學總結。

雖然收入微薄,但他堅持拿出一周的工資,自費訂閱《人民教育》《小學教學研究》《小學教學參考》《中小學教材教學》等10多種教育教學雜志。在他的住處,牆上挂的、桌上擺的、箱子裡裝的全是教學資料卡,這些成了他做教學研究的資源寶庫。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針對復式課堂結構陳舊、費時多、效率低的現狀,他大膽進行改革,並撰寫了《試談二級復式教學的優化》一文。迄今為止,黃亞飛已在全國各大報刊發表教研論文81篇,獲得各類教研成果獎121個。他指導學生繪畫、書法,有136人次獲市、縣優秀獎。

一個山旮旯裡的普通小學教師,在教學研究中能有此業績,實為不易,師生們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勤奮筆俠”。(通訊員 呂歡 記者 唐湘岳)

(責編:王紹紹、董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