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圖書館哪能“少兒不宜”

2018年08月10日08:43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圖書館哪能“少兒不宜”

放暑假了,孩子該去哪兒?眾多選項中,圖書館算得上一個好去處。可某地圖書館卻對孩子說“不”,並將入館年齡卡在了14歲以上——理由有二,一是未配置少兒讀物,二是嫌小孩子太吵。規定一出,有人叫好,那麼鬧騰哪還有圖書館的樣子﹔也有人質疑,如此“一刀切”,會不會抹殺了孩子們的讀書熱情?

圖書館本是安靜之所,時有“熊孩子”吵吵鬧鬧,確實讓人頭疼,在不堪其擾的情況下祭出一紙“禁令”,心情可以理解,但再想想,還是有些不對勁兒。作為公共文化空間,圖書館豈有差別對待之理?不可否認,小讀者多了,不免拉高管理成本。但僅因不好管理,就設置各種門檻,甚至直接拒客,恐怕是最不科學的應對方式。

孩子們當然需要學習並遵守入館規矩,但在隨處可見“低頭族”的當下,能走進圖書館,已經是件好事。近些年,常聽到有些人嗟嘆,國人不愛讀書。那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一些人不愛讀書?我們這個社會,有沒有拿出有效手段去引導人們,尤其是少兒養成讀書的習慣?很多西方國家的圖書館為了吸引孩子可是費盡心思:室內裝修色彩奪目,藍天白雲、花草樹木都被“搬”了進來﹔閱讀設施溫暖貼心,書架、書桌低矮,坐墊柔軟,還有不少毛絨玩具﹔讀書活動創意十足,小朋友有機會和寵物小狗一起聽管理員講故事……可見,相較於“堵”,“疏”才是發力方向。

進一步看,這一紙“禁令”實則暴露出一個更迫切的問題:適合少兒的公共閱讀場所太少。且不說全國獨立建制的少兒圖書館鳳毛麟角,即便是公共圖書館,少兒閱讀區往往以配角身份出現,大多空間狹小、書籍有限,閱讀體驗不盡人意。眼下,不少公益組織投身兒童圖書館建設,但由於資金不足、管理困難、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社會效應暫時有限。說到底,少兒閱讀空間供應還很不充分,這是比爭論孩子能不能進圖書館更值得關注的問題。

創造條件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大有裨益。目前,很多地方都在打造書香城市,期盼相關部門的眼裡不要隻有大人們的需要,也應目光放遠、多為孩子量身打造閱讀樂園。(晁星)

(責編:王紹紹、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