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建設平安校園須精准發力

徐 雋
2018年09月12日08: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要從根本上遏制校園暴力事件,必須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共同發力,從源頭疏導、源頭預防。

  近日,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布專題報告顯示,近3年校園暴力案件呈逐年下降趨勢:2015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結校園暴力案件共計1000余件,2016年和2017年案件量同比分別下降16.51%、13.37%。

  又到一年開學季,對目送孩子走進校園的家長而言,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的這一統計結果或許有助於紓解他們的擔憂焦慮。

  針對頻發的校園暴力事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教育部等加大了預防和打擊力度。不久前,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開展中小學生欺凌防治落實年行動的通知》,決定在2018年開展中小學生欺凌防治落實年行動,有效遏制學生欺凌事件發生。

  多措並舉防范校園暴力,建設平安校園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根本上杜絕校園暴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專題報告中,有一組數據引人關注:在涉及故意殺人罪的校園暴力案件中,65.12%的案件出現“宿舍”一詞。除了說明宿舍等私人生活場所的安全容易被忽視外,還警示人們:未成年學生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摩擦如果不及時加以干預,很容易不斷積累直至爆發為暴力事件。

  近年來發生的一些校園暴力事件,起因其實很小,並非深仇大恨,有時就是孩子“好面子”心態作怪,如果及時疏導,完全可以防范。根據專題報告發布的數據,55.12%的校園暴力案件因發生口角、小摩擦等瑣事而引發。然而,要有效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調解孩子間的矛盾糾紛,必須首先弄清楚搞明白他們在想什麼,有著怎樣的生活經歷和性格養成。隻有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才能找准教育引導的發力點。

  分析發生在這些孩子身上的校園暴力案件,施暴者和受害者往往有著特殊的成長背景。有的是在優越的環境中長大,受到家人過度的關愛,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有的是在電子產品、網絡游戲的包圍中長大,喜歡“宅”在自己的小空間裡﹔有的是在父母背井離鄉外出打工后的留守中長大,從小缺乏家人關愛……每一個特殊之處,都有可能成為孩子性格養成中的“痛點”。由此也不難看出,要從根本上遏制校園暴力事件,司法機關加大打擊力度形成震懾還遠遠不夠,必須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共同發力,從源頭疏導、源頭預防。

  讓孩子在校園裡平安成長,是全社會的期待,也是全社會的責任。通過不懈努力,校園暴力案件逐年下降,但校園暴力、校園霸凌現象還沒有完全杜絕,防范校園暴力、建設平安校園的努力不能停歇。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12日 18 版)

(責編:初梓瑞、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