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動物孤雌生殖孤雄生殖獲成功
日前,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胡寶洋研究員、周琪研究員和李偉研究員帶領的團隊合作,對單倍體胚胎干細胞進行印記基因修飾,在對其進行復雜胚胎操作后,得到了世界上首隻雙父親來源的小鼠,以及性狀正常的雙母親小鼠。相關工作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干細胞》上。地球生命在千百萬年的進化中,高等動物早已進化出了有性生殖這種更高級的生殖方式。那麼,科學家為什麼還要反其道而行之,去探索哺乳動物其他生殖方式的可能性?
突破哺乳動物有性生殖的“枷鎖”
自然界中,簡單的生命體,例如病毒和細菌,採用簡單的無性生殖方式﹔蜜蜂和螞蟻則採用孤雌繁殖方式——隻要有蜂后或蟻后,就能保証種群的繁衍,一些低等動物,比如一些種類的蜥蜴、蛙和魚類,也有孤雌生殖現象。哺乳動物,則進化出了更高級的有性生殖方式。而為了保証這種生殖方式在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大自然還給精子和卵子加了不可替換、不可逆轉的“鎖”——印記基因。
哺乳動物孤雌生殖、孤雄生殖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后王樂韻介紹,研究組採用基因編輯技術,重新修飾了小鼠生殖細胞來源的單倍體胚胎干細胞中的印記基因,再經過一系列復雜的操作,最終分別獲得了以兩個雌性小鼠作為親本(孤雌生殖)和兩個雄性小鼠作為親本(孤雄生殖)的后代。
“孤雌生殖成功的實驗以前已有報道,但當時出生的小鼠隻存活了幾天就死亡了。這次我們找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精子印記基因Rasgrf1,在孤雌單倍體胚胎干細胞中將這個基因敲除掉,我們獲得的孤雌個體基本與正常個體一樣的健康小鼠。”王樂韻說,接下來,科學家們將繼續關注孤雌小鼠后代的健康狀況,進行持續觀察和研究。
“而孤雄生殖是首次順利誕生,並實現了短期存活。”王樂韻介紹,孤雄生殖是一種更難實現的生殖方式,“因為相關研究還不多。”
王樂韻介紹,孤雄小鼠的產生需要刪除孤雄單倍體胚胎干細胞中7個印記區段,遠多於孤雌小鼠出生所需敲除的數目。“據我們所知,這也是在小鼠中一次進行的數目最多的基因敲除操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改善孤雄小鼠的健康狀況將具有較大的難度,但我們將持續研究下去。”
揭開生殖奧秘、探索基因疾病治療的方式
有性生殖在進化上是一種更高級的生殖方式。王樂韻介紹,相較低等動物(如卵生的魚類或爬行類),哺乳動物的生育資源更珍貴,不僅孕育過程耗費大量資源,而且懷胎時間長,子代數目少,分娩過程中母體甚至面臨死亡的風險。因此,每個后代都需要經歷更嚴格的挑選。有性生殖不僅確保了基因組的穩定性,又能通過基因重組推動物種的進化。王樂韻說:“這個過程如果過度依賴同性生殖(如孤雌生殖),將對種群基因的多樣性造成損失,丟失有利的突變,最終導致物種退化甚至滅絕。”
既然有性生殖方式更高級,那科學家們為什麼還要研究孤雌生殖或孤雄生殖?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表示,這是一項重要的基礎研究。他說:“探索未知是科學的本質,科學研究就是探索未知的過程,是不斷增加人類對自身、對宇宙認識的過程。探索生殖的奧秘,有助於了解我們如何進化到今天、我們現有生殖方式的優劣、未來如何進一步克服我們自身面臨的困難。這是我們研究的主要意義所在。”
從應用角度而言,這對人類健康研究、特別是對基因疾病的研究,將有潛在的巨大影響。周琪介紹,之前的研究發現,這些印記基因與一些遺傳疾病有很高的相關度。王樂韻解釋:“哺乳動物同性生殖的成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動物繁育手段,可以用來培育具有較高科研和醫學價值的純系動物。而我們在孤雌和孤雄小鼠中,針對不同印記區段所做的遺傳操作可以視作一種‘修復’,能夠為未來臨床治療這些疾病提供極具價值的先期探索。”
(本報記者 齊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