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WWF發布全球首個大熊貓友好型認証標准

2018年10月30日14:20 |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小字號

  2018年10月26日,全球首個大熊貓友好型認証標准(Panda Friendly Certification)在四川成都正式發布。這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繼FSC森林認証、MSC水產品認証等通行全球的認証體系后,專為中國生產商及大熊貓保護打造的、又一重要的可持續利用產品認証體系。它標志著此后全世界范圍的消費者可以在購買中國原產的、可持續利用產品的同時保護野生大熊貓。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巡視員嚴旬、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際合作司處長謝春華、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四川省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降初、四川省林業廳副廳長賓軍宜、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科技處處長徐濤、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市長何維楷、四川天府銀行副行長簡頲、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全球發展總監朴尚德(Jean-Paul Paddack)、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區總干事盧思騁等出席會議。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巡視員嚴旬為會議致辭,他表示:山、河、湖、海和人類社會是同一個生命共同體。經濟發展和保護之間不是對立的,而應該相輔相成。大熊貓友好型認証標准就架起了這樣一個橋梁,把環境保護和生態扶貧很好地結合了起來。

  據了解,大熊貓友好型認証標准是WWF基於多年大熊貓保護經驗所提出的創新性嘗試。一個合格的“大熊貓友好型產品”也需要符合一系列“嚴苛”的要求,而其中最核心的是:來自野生大熊貓分布區的林農產品﹔採集或種植的過程符合可持續利用的要求﹔對大熊貓保護、社區生計有貢獻。

  這一認証標准為解決野生動物保護和偏遠地區社區發展之間的矛盾提供了方案。自上世紀80年代來以來,我國大熊貓的生存情況在政府和民間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已有明顯好轉。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顯示,野生大熊貓無論從種群數量、還是棲息地面積上都呈現增長態勢。但在總體利好的情況下,野生大熊貓依然面臨著多重生存威脅:仍有33.2%的熊貓生活在保護區以外的山林,而保護區以外的熊貓棲息地面積佔到總棲息地面積的46.2%,這都意味著有相當數量的大熊貓保護工作仍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保護總監朴尚德(Jean-Paul Paddack)表示:“分布在保護區外的大熊貓種群大多位於國有林場和社區集體林內,當地居民的日常生計活動,比如採藥、放牧、林下採集等不可避免地會給它們造成干擾。為保護大熊貓,這些生計活動或多或少受到限制,居民缺乏其他方式補充收入。但是普通商業模式那種大規模對資源的利用不僅對大熊貓及其棲息地造成威脅,這種發展方式本身也不可持續。而且,大熊貓棲息地周邊社區往往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普通的規模化產業發展模式很難和平原地區競爭,隻能走有特色的小而精、小而美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才有市場出路。大熊貓友好型認証所認可的產品就具備這樣的特征——品質突出,而且產品具有公益附加值。我們相信它的推出,能同時解決保護大熊貓和生態扶貧兩個重要的問題。”(記者 程思)

(責編:初梓瑞、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