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海爾金控“產業投行” 助力鄉村振興與精准扶貧

2018年11月05日15:10 | 來源:人民網-公益頻道
小字號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這是黨十九大所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和精准扶貧目標。中國婦女十二大號召廣大婦女建功新時代,做偉大事業的建設者,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在鄉村振興第一線貢獻巾幗新力量。

海爾認為,扶貧應當“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造血不輸血”,產業發展始終是扶貧的關鍵與核心。由此,海爾集團旗下物聯網金融平台首創 “產業投行”模式,為農業產業鏈提供融資、融商、融智的服務,解決農業及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這一過程中,海爾不以資金、物資為扶貧主要手段,而是提供創業的機會和創業的平台,讓農民都能親自參與到脫貧致富的實踐過程中,充分發揮主動性。這是海爾“人單合一”模式的願景所在,也是海爾精准可復制的“產業投行”扶貧模式的精髓。

肉牛生態助力精准扶貧

寧夏的一個移民村,土地貧瘠,生態脆弱,經濟發展落后,當地許多年輕人選擇外出務工,留守兒童現象嚴重。比如老馬家,以前夫妻雙雙外出打工,3個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管。

2016年,海爾產業金融與當地某肉牛養殖企業達成合作。採取肉牛托管模式,實現企業和農戶共贏。這種模式的操作方式是:農戶自籌小筆資金用於托管肉牛,牛隻在企業集中飼養,海爾產業金融為企業提供資金、技術管理、設備引進等眾多服務,農戶可優先到企業參與養殖工作,這樣,既有養牛分紅又有工資。

寧夏某肉牛企業養殖基地。圖片來源:海爾集團

通過海爾產業金融的帶動,該肉牛企業直接精准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1500多戶,涉及6個村鎮5000多人。間接精准扶貧,也就是企業通過向周邊購買飼草料,雇佣員工等形式,帶動貧困戶約2000戶,涉及15個村鎮約6000人。

這樣一來,通過肉牛托管,家鄉的就業創業機會增多了,村民不需要背井離鄉,就有穩定的工作和分紅,可以帶著家庭擺脫貧困,孩子也可以享受父母的陪伴。

玉米生態帶動產業升級

如何讓地裡的玉米獲得好收成,這一度讓濟寧市梁山縣館驛鎮紅星村的農民劉某很發愁。他在家鄉承包了300畝土地種植玉米,卻因信息不對稱等種種原因無法實現增收增產,種玉米始終賺不到錢。然而,在加入海爾金控的玉米產業鏈后,劉某的難題迎刃而解。

加入玉米產業鏈平台以后,劉某獲得資金以及技術等多方面的支持。通過平台賦能,每畝地盈利大大增加。他和妻子算賬后發現,他的300畝地玉米每畝盈利提升了13%,家庭收入得到明顯提升。

事實上,這種增值增產的背后,是海爾金控“產業投行”模式打造的鏈式信用生態。去除上百家中間商,建立以合同為基礎的信用增值體系,通過打通產業鏈縱深,實現從化肥到種植到深加工到銷售四維信用經濟的閉環,構建出玉米產業生態圈。讓農民知道下游加工廠商需要什麼,按需生產﹔讓檸檬酸、味精、玉米油等深加工廠商能夠追溯原材料質量,確保產品銷量,最終帶來生態圈各方的共贏增值。

“產業投行”模式也在多地區得到了復制以及推廣,並形成集群效應。參照該模式,從玉米產業鏈復制出棉花產業鏈、釀酒產業鏈、化肥產業鏈等,合計覆蓋的農民7000多戶,土地30萬畝,該土地佔濟寧梁山、汶上兩縣流轉土地的62%。

海爾的“產業投行”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溢出效應。據統計,這一模式共帶動全國16個省/自治區,15052戶貧困家庭的52036人實現創業脫貧,其中包括很多的農村女性勞動者。

在湖南湘西,外出打工多年的爸爸媽媽回到了家鄉養牛,幾位小朋友終於圓了自己的團圓夢。圖片來源:海爾集團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原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 賈康評價“海爾金控提出的“產業投行”是直接對應到實體經濟的產業,包括農村區域、基層的創業創新活動,都可以納入到產業投行創新活動的覆蓋面之內。”

產業投行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社會效益同樣顯著:造血式的產業投行脫貧不僅帶來家庭收入的提升,還帶來家庭成員的幸福感,從根兒上解決農村留守婦女兒童、農村空巢老人等社會問題。肩負社會責任,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海爾在承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中走出了一條可復制的模式。 

(責編:余璐、董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