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加強造假懲處、搭建可追溯平台,藥材集散地安國——

把好流通關 讓假藥無縫鑽

本報記者 宋飛
2018年11月14日09:0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流通環節監管,對中藥材質量來說至關重要。針對中藥材市場摻雜使假的現象,藥材集散地河北安國在如何有效監管上進行了探索:加強藥材鑒別師的培訓,提升監管人員的能力﹔不斷加強對制假售假者的懲處力度﹔建設數字化中藥材電商交易平台,實現全程可追溯管理,推動建立保障中藥材品質監管的長效機制。

走進河北安國藥材交易市場,熙熙攘攘的交易大廳裡,每天都有來自各地的藥商前來採購藥農種植的藥材,再轉運至全國各地銷售。這樣的場景已延續了數百年。

市場亂象“把好脈”

安國古稱“祁州”,以中藥產業聞名於世,素有“千年藥都”“天下第一藥市”之稱,歷來是重要的中藥材集散地和出口基地。目前,安國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5萬畝,中藥材專業市場年交易額達170億元。

俗話說:“藥材好,藥才好”。中藥材是中醫藥的源頭,也是中醫藥發展的基石。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對中藥材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對中藥材市場亂象的整治愈加嚴厲。曾經混亂的中藥材市場秩序得到好轉,但中藥材市場仍存在不少摻雜使假的現象。

一位常年在安國經營藥材的藥商介紹說,目前藥材市場的藥材品質相差很大,雖然都號稱是地道藥材,但實際上有真有假、有優有劣。判斷藥材品質的辦法,大部分還是靠鑒別師來鑒定。然而能夠僅通過眼觀鼻嗅等方法鑒定藥材的人才越來越少,整個藥材市場魚龍混雜,很多高品質藥材在此情況下也難以獲得與實際價值相匹配的價格優勢。

記者在實地走訪中發現,目前中藥材市場存在經營規模小、從業人員數量多且專業素質相對較低等現象,再加上認定假藥的相關法律不夠健全、藥典標准不一等原因,給中藥市場的監管帶來了一定難度。

中藥材生產經營市場主體小而多,存在無序惡性競爭,最終形成了中藥材市場的亂象,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困局。此外,傳統的藥材流通方式導致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也造成了市場藥材質量參差不齊。

綜合整治“下猛藥”

“中藥材市場的管理已經迫在眉睫,治沉疴必‘下猛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醫院藥劑科主任鄭倩表示,如果任由偽劣藥材橫行,不僅會讓整個中醫藥產業陷入生存危機,重創中醫和中藥的公信力,還會讓服用劣質中藥的患者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近幾年,河北省加大了對中藥材、中藥飲片高級鑒別師的培訓,先后舉辦了16期培訓班,共有10778人次參加了培訓,有7498人通過培訓考試取得了中藥材中藥飲片高級鑒別師資格。如今,監管人員素質、能力、水平的逐步提高,為規范市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假冒中藥材由此大幅減少。

除了提高人員專業素質外,監管部門對制假售假者的懲處力度也在加強。5月23日,安國市召開中藥產業質量安全暨中藥都建設推進工作會議,在安國市啟動了新一輪為期3個多月的高強度藥品藥材綜合整治行動,重點查處中藥材經營、中藥飲片生產環節中的制假售假、以次充好、染色增重、非法加工、假冒偽劣及硫黃過分熏蒸等違法違規行為。

“綜合整治的目的,就是要淨化安國中藥材市場,為中藥企業和醫院提供合格的中藥材和中藥飲片,保障大眾用藥平安。”安國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楊青介紹,截至目前,該市共抽檢中藥材經營戶384戶、攤位550家。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55起,查扣涉嫌摻雜使假中藥材11種共計115千克。

從業30年的河北漢草堂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明表示,在安國,中藥飲片專營企業一經發現有摻雜使假行為,將被記入不良記錄並向社會公示,使違規企業信譽“破產”,這會促使企業走向良性發展軌道。

制售假劣藥品案件所涉及生產經營企業及個人的相關信息,被公示在安國市藥材交易大廳前的一塊小黑板上。楊青介紹說,這是安國實行的“黑名單”制度。如今,銷售假藥單位和個人會被公示在網絡、交易大廳廣場公示欄、電子滾動屏幕上,很多消費者便不願與其進行業務往來。這樣的處罰與單純罰款相比,更嚴厲、也更有效。

與“黑名單”制度並行的還有嚴格的備案准入制度。根據《安國市人民政府中藥材市場准入制度(試行)》的規定,凡是今年5月1日后申請進入藥材中心交易大廳經營的商戶,必須先向管理單位登記備案中藥材倉儲地點、庫房數量和庫存中藥材品種等信息,經食品藥品監管局驗收合格后簽訂《中藥材經營質量保証書》,才能獲得藥城管理局頒發的攤位許可証和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

安國市相繼制定出台了整治方案以及《安國市中藥材市場准入制度》等一系列長效整治監管機制,逐步建立完善中藥材質量檢驗檢測及流通追溯體系,持續大力開展藥品藥材綜合整治行動,嚴厲打擊了中藥材經銷、流通等環節違法違規行為。

長效管理“開新方”

“一棵草藥從種植到收獲,然后進行交易、加工,進入藥店並通過醫生開的處方送到患者手中,需要經過很多道環節。”清華大學科學史系中醫哲學研究專家劉勝利說,“針對中藥材市場流通環節的亂象,構建長效整治的機制,必須開出新的‘處方’。如何在流通環節中建立統一的分類標准體系,對於提升藥材集散地監管能力的意義非同一般。”

近幾年,作為全國重要的藥材集散地,安國圍繞中藥材標准體系建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安國市在國家中醫局的指導下,聯合天士力、北京中醫藥大學在原有分類標准體系的基礎上,按照電子商務的要求,逐步建立全新的流通等級分類標准體系。

5月23日,安國數字中藥都正式試運營,全新的流通等級分類標准體系的構建初露端倪。近日,記者來到這座數字中藥都,大門口的LED顯示屏上滾動播放著安國本地市場的中藥材行情,包括品名、規格、地產、價格,以及價格的周對比、月對比和季度對比情況等。

安國市與天士力控股集團聯手建設全國首個統一標准、統一檢驗、統一交易、統一倉儲、統一票據的“五統一”數字化中藥材電商交易平台。數字中藥都項目核心體系建設國內首創的“三網合一”交易新模式,可以實現線上線下中藥材國內外交易全覆蓋。

安國數字中藥都,本身也是一個“共建、共享、共用”的中藥材專業化公共服務平台。在這個平台上,依托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藥科大學等科研院所,利用DNA條形碼、分子鑒定等技術,結合藥典、國際化標准,對中藥材、中藥飲片的安全性指標進行快速檢測。此外,利用信息化手段對藥材種植、初加工、飲片炮制、倉儲物流等信息進行採集,全部中藥材產品將實行二維碼掃描查詢,實現中藥材“來源可知、去向可追、質量可控、責任可究”的全程可追溯管理。

如今,走進安國市中藥材中心交易大廳,產地初加工、雜藥、子實花果類、動物礦石類藥材四大賣區內攤位林立,黃連、枸杞、白參等各種中藥材擺放有序,標簽上藥材名稱、產地等標注清楚,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採購商穿梭其中問價、選藥。

“數字中藥是擦亮安國無假藥市場品牌的一個重要支撐。”安國市委書記羅利說,“通過‘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數字化技術,創新中藥材電子交易、第三方檢測和產品質量全程追溯‘三網合一’新模式,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覆蓋全產業鏈的中藥材專業化公共服務平台,也標志著安國正在從傳統中藥材交易市場向現代化交易市場轉型升級。”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14日 09 版)

(責編:劉舜欣、董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