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文明鄉風淳朴民風(中國道路中國夢)
2019年4月,我來到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觀庄鄉中梁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從“把山刨成地”到“把山還給自然”,這個位於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村子一舉摘掉了“窮帽子”。當“口袋”越來越鼓,鄉村精神文明建設也成了村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內容。
比如,當地有喝罐罐茶的習俗。一個鐵罐,套上鐵絲,架在爐子上煮茶,“一口茶一口饃,吃飽喝足下地干活”。這既是朴素的農耕文明生活方式,也是鄉村民風的真實寫照。為此,我們舉辦了一場“原生態”的罐罐茶大賽,村民搭起十幾米長的灶台,參賽選手拿出家裡的罐罐,帶上各自的秘方比拼。活動並不復雜,卻引起很大的反響,這歸根結底是鄉村傳統文化散發出的魅力,極大地激發了村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精氣神。
不僅如此,每年端午節,不少村民講究“門前淨柳露沾身,手系紅繩安一生”的習俗。這一天,家家門前插柳枝,人人手上綁花繩。有人說,美好的民俗薪火相傳,傳承的正是寓意美好的傳統。現在,村裡建起了文化廣場,舉辦民俗類(端午節、春節等)和文體類(農民趣味運動會、鄉村大舞台等)活動和比賽,鼓勵引導村民唱起來、跳起來,讓村民受到感染、激發自信,更好地認識家鄉、熱愛家鄉。
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是把城市的東西簡單地搬到鄉村嗎?並不是。是一味摒棄掉傳統農耕文明和生活方式嗎?也不是。從實踐中看,鄉村的美好生活離不開民俗和文化的滋養,鄉村文化的魅力就體現在日常生活中。進一步挖掘本土優秀的文化基因,培育文明鄉風、淳朴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就能為鄉村振興凝聚力量。
也要看到,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既要傳承傳統文化、留住鄉愁,也要破除陳規陋習,做好移風易俗工作。一方面,有必要將傳統民俗、傳統美食、古樹老院、家風古訓、睦鄰傳統等予以弘揚。另一方面,還要反對天價彩禮、鋪張浪費、破壞生態環境等不良風氣。為了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村裡建立了“一約四會”,彩禮有了最高限價,禮金也有了標准,聚眾賭博等行為得到遏制。黨員干部帶頭執行,移風易俗取得明顯效果。同時,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作用,挖掘整理村民身邊的模范事跡開展宣講,在村民微信群裡轉發﹔越來越多的愛心超市開門,引導村民從小事做起、從善事做起﹔對留守人群的關愛活動、志願者服務、農民豐收節演出等陸續開展,突出農村原汁原味的美。
推動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這既是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也是富起來的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鄉村振興的主角是農民,鄉風文化的滋養為新時代的農民提供文化自信、精神動力。如今,已經擺脫貧困的鄉親們正滿懷信心地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為寧夏日報報業集團派駐隆德縣觀庄鄉中梁村第一書記)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20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