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聚首善青春之力 建和諧宜居之都

黃丹羽 何明
2017年08月31日08:19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用若干平凡人的小故事,講一個中國的大故事。”去年年初,一部名為《中國式奮斗》的大型紀錄片在電視、網絡等平台播出。這是我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學”紀錄片,是在“北京青年1%抽樣調查”的基礎上拍攝完成。

  2013年10月,團北京市委啟動了“青年群眾”大調研活動,按1%的抽樣比例,共計完成問卷10萬余份,百分之一的首都青少年成為調研對象。團北京市委希望以此清楚認知新的青年社會結構,掌握各類青少年組織和群體的數量、分布、特征和利益訴求,特別是新興青年群體的“畫像”,打下做好青少年工作的理論和數據基礎。

  這次調研是團北京市委積極進行改革創新的前奏。5年來,北京市各級團組織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提高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擴大團的工作有效覆蓋面”兩大戰略性課題,開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實踐,開創北京共青團事業的新局面。

青年服務國家 由內而外精彩

  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簡稱“APEC會議”)水立方迎賓晚宴結束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夫婦主動提出與志願者黃詩怡合影留念,感謝她的微笑服務。在整個APEC會議年,3449名以90后為絕對主力的志願者累計參與會議服務時間超過28萬小時。

  今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又有28所高校的2489名志願者提供優質服務。據北京市志願服務指導中心項目發展部部長肖樹生介紹,此次志願者篩選條件十分嚴格,但青年學生熱情不減,總計有1萬多人報名,體現出當代大學生服務國家大局的意識,展現他們良好的形象。

  過去5年,青年志願者成為大大小小的國內外賽會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每次重大活動前,團北京市委都會根據以往的成功經驗精心籌備,用北京志願者服務的最高水平保障志願服務工作的順利進行,先后圓滿完成APEC會議、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多項重大活動志願服務和群眾組織任務。

  團北京市委還發揚北京共青團組織動員青年服務國家重大任務的光榮傳統,做好在烈士紀念日、國慶節等重要時點舉辦重大活動的群眾組織和志願服務工作,動員廣大青年踴躍參與世界園藝博覽會、冬奧會等重要國際賽會的志願服務保障,並著眼提升首都青年國際素養,推動建立總部設在北京、輻射“一帶一路”國家、致力於志願公益服務的國際青年組織,深化北京友好城市青年交流營等品牌活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青年志願者在世界面前繪制了亮麗的“中國封面”,也有更多青年以不同的方式書寫著服務國家的精彩篇章。在國家精准扶貧的號召下,團北京市委組織首都高校青年學生圍繞思想政治教育、城鄉區域發展、精准扶貧攻堅、科技創新創業、生態環境保護、先進文化傳播等內容,開展了“青年服務國家”系列實踐活動。

一線建功立業 讓城市更美好

  近年來,團北京市委通過開展各類活動組織青年參與治理“大城市病”,開展清潔空氣、保護河湖、垃圾分類、文明出行、背街小巷整治“五大青年行動”,組建青年突擊隊參與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發揮青年在超大城市治理體系中的生力軍作用。同時,擦亮“青”字號品牌,組織青年爭當崗位能手、開展勞動競賽、弘揚工匠精神,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區建設和北京新機場、冬奧會場館、軌道交通等重點工程第一線建功立業。

  在參與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A2項目建設的過程中,黃鶴知所在的青年突擊隊秉承著去青海玉樹援建時“缺氧不缺精神,高寒不減斗志,艱苦不怕吃苦,困難不挫信心”的精神,拿出“迎戰高考”的勁頭,認真對待每天的工作任務。就連晚上睡覺對講機還放在枕邊,以便在工地出現“突發狀況”時能夠第一時間到達現場。

  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大格局,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戰略,為青年干事創業提供廣闊舞台。

  團北京市委還以“三城一區”為重點,組織動員青年科技工作者參與國家重大技術攻關和重點科技工程建設,為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注入源頭活水。

  文化建設同樣是首都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團北京市委組織青少年積極參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長城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傳承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積極培育創新文化,支持青年作家藝術家創作體現時代精神、首都標准、北京特色的主旋律文化精品,增強青少年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

延伸陣地覆蓋 增強青年獲得感

  北京文化藝術和產業的肥沃土壤,吸引著以美術、音樂、戲劇、影視等為夢想的文藝青年紛至沓來。

  團北京市委通過調研,科學回答了今天“青年在哪裡,青年什麼樣”的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年齡在16∼35歲、未擁有北京戶籍且以藝術相關工作為收入來源的“北漂”藝術青年,有95236人。他們和外來流動青年、在京創業青年、外國在京青年、青年志願者等群體特征明顯的青年,被團北京市委課題組歸納為“特征及新興青年”。

  為了更好地服務這一數量龐大的新興青年群體,團北京市委在網絡從業青年、藝術青年等群體中推動建立團組織和青年社會組織,實施新興青年群體“筑夢計劃”,幫助青年提升素質、發展職業、融入社會。同時加強對歸國留學青年、自由職業青年、青年社會組織骨干等群體的團結凝聚,主動吸納新的社會階層青年群體中的優秀分子進入組織體系,增進政治認同和社會參與。過去5年,有1.1萬家非公企業建團,新浪、京東等355家互聯網企業成立團組織,保安、快遞行業組建團工委,省級駐京團工委達到23家,共青團直接聯系青年社會組織8507家,團的工作有效覆蓋向新興領域青年進一步延伸。

  “一個好玩的俱樂部,一個靠譜的朋友圈”——遍布全市的500多家社區青年匯,也在充分發揮以共青團為樞紐的地域性青年活動平台和基層青年組織職能。近800名專職社工、5000名骨干志願者面對面、心貼心聯系服務青年,累計開展活動8.2萬場,服務青年164萬人次,成為新時期北京團青工作的基礎性陣地。

  近年來,團北京市委進一步鞏固提升社區青年匯,整合青年營、青年宮、創新部落、社區兒童中心等共青團“門店”,構建青少年基本公共服務平台體系,同時明確各級團組織幫扶責任,市、區兩級團委統籌資源、建立幫扶項目庫,街道鄉鎮團組織逐一摸清轄區內困境青少年需求,按照“一人一策”開展幫扶,並開展“星光青春保護行動”,依托12355熱線提供自護指導、心理干預、法律援助等服務,多方配合,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切實將服務青年落到實處。

(責編:初梓瑞、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