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假性成熟的女孩 請卸下重重的殼

小月兒
2017年09月08日08:33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小W是一年級新生,此時乖乖地坐在我對面的沙發上,似乎想說點兒什麼,又不知從何說起。

  於是我先開口:“小W你好,聽班主任老師介紹,好像你跟班裡女生相處有些困難……你願意跟我說說具體情況嗎?” 班主任轉介時,說她與班裡的女生關系很差,幾乎無法相處。

  小W打開了話匣子,訴說進校之后的經歷,她把自己跟同宿舍及班裡女生的矛盾歸結為:“她們都很幼稚,我跟她們沒有共同語言。”

  小W告訴我,她從小父母工作很忙,沒有老人可以幫襯,所以她從小就很自立,兩歲就自己去坐公交車,3歲自己洗衣服,上小學二年級就做飯……正是因為這些經歷,自己比同齡人更成熟,也更懂事,總想著早點兒為父母分擔經濟壓力。小W說她來學校隻想好好學習,鍛煉能力,而身邊的同學都不喜歡學習,每天想著吃喝玩樂談戀愛,跟她們聊不到一起。

  “這麼說,你覺得造成你人際關系不好的原因是周圍的人不夠好,而沒有你自己的原因?”我問小W。

  “我覺得是這樣。”小W沒有絲毫愧色。

  我點點頭,繼續問他:“那你跟男生的關系怎麼樣?”

  小W說:“跟男生關系還行,我喜歡跟男生玩。”

  “那咱們學校男生不也是常常吃喝玩樂談戀愛,有多少愛學習的呢?為啥跟他們就合得來呢?”我問她。

  小W愣了一下,想了想才回答:“男生沒女生那麼多事兒,不小心眼兒。”

  我沒有跟她繼續討論,而是迂回了一下:“中職學校的學生的確存在學習習慣不好的現象,班級學習氛圍不濃。你這麼喜歡學習,怎麼沒爭取上高中呢?”

  小W告訴我,憑她的中考成績是可以上高中的,但她為了畢業以后早點兒走上工作崗位,減輕家裡經濟負擔,堅持要報中職學校。

  “你家裡經濟困難嗎?”

  “那倒也不至於……”小W說,“但我就是不想再依靠父母了,父母把我生下來我就欠他們一輩子,不想再給他們增添壓力,想早點兒自立。”

  “欠他們一輩子?聽起來好委屈啊。”我回應道。

  “是嗎?我覺得我爸媽挺委屈的,尤其是我媽。”小W講述了自己家庭的故事,小W的姥姥姥爺有一兒一女,他們非常重男輕女,對小W的舅舅百般寵愛,但對她媽媽很不好。兒女成家后,姥姥姥爺也隻顧接濟舅舅一家,舅舅家的日子過得很紅火,自己家卻相對清貧一些。而且,舅舅也很看不起小W一家,有什麼事都使喚小W的父母,姥爺生病的時候,舅舅就以自己要工作為由,要求小W的媽媽辭職在家伺候姥爺。小W覺得舅舅欺負自己爸媽,對舅舅很憤怒,一直想找機會替父母出氣。

  “小W,聽你說完這些我感覺很心疼,我覺得是你爸媽沒有保護好你。”我說。

  “沒有吧!”小W著急地為父母辯解道,“我爸媽也說不讓我參與大人之間的事,是我自己咽不下這口氣!”

  “可這些事情本應當讓你回避啊,畢竟是上一輩人的恩恩怨怨。如果他們能有意識保護你,你就不會對舅舅有那麼多怨恨。”我說。

  小W沉默了一下,說:“您這麼說我倒覺得是這麼回事。我媽也經常跟我念叨我姑姑怎樣對她不好,但因為我從來沒有見到過她們之間的矛盾場景,我跟姑姑的感情還挺好的。而舅舅這邊就完全不一樣。”

  我點點頭,說:“而且,我覺得讓你那麼小就做那麼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也是沒保護好你。”

  小W還是為父母開脫:“我覺得這個倒沒什麼。他們希望我懂事,經常鍛煉我的自理能力,所以我才能比同齡人更獨立……”

  我微笑著對她說:“你別急,我這麼說並不是要否定和評判你爸媽,我相信他們不是故意要對你不好,作為親生父母一定會盡力疼你的。只是由於他們自己本身的局限性,沒能做到而已。”

  小W聽我這麼說,放鬆了一點,點點頭。

  我繼續說:“我的感覺是,你父母似乎給你做了一個‘殼’,穿上這個‘殼’你就要扮演乖巧、懂事、成熟、自立、能干等各種角色。他們並沒有問你願不願意,也沒有考慮你會有怎樣的感受。久而久之,你也會忽略自己的感受,認為這個‘殼’帶來的角色就是你自己應該成為的樣子。但實際上,你畢竟是個孩子,可以不聽話、任性、撒嬌,可以不那麼成熟和能干,非要求自己扮演成那個樣子很累的,也會很委屈。”

  說到這裡,小W的眼淚“唰”地涌了出來,她點點頭,說了一句:“有時候我真的很累。”之后,眼淚便止不住地一直往下流。

  我默默地陪著她,給她遞紙巾,慢慢地等她逐漸平復好了情緒。小W才說:“老師,的確是這樣。有時候我覺得我爸媽反而像小孩,得我去哄。周末回家,我爸都會在陽台上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紙盒,讓我收拾好去賣,作為我下一周的生活費……我有時候真懷疑我是不是他們親生的。”停了一下,小W又說,“而且有時候其實我也蠻羨慕我身邊那些同學,她們就可以毫無顧忌地吃喝玩樂,我就總得考慮這個,擔心那個。”

  “嗯,你和你的同學們一樣,都處於青春期,你的同學們在心理上還都是孩子的狀態,而你在心理上已經自以為是成人的狀態,所以你會覺得她們很幼稚,看不起她們。實際上,你的同學們可能並沒有那麼糟糕,她們中大多數人的狀態,就是現在這個年齡本應該有的樣子。你覺得是這樣嗎?”

  “是這樣的。”小W說,“老師,我突然想明白了,我們班女生不喜歡我,也不是她們的錯,就像小孩不喜歡跟大人玩一樣,對嗎?”

  “你的悟性很好!你想想,如果是一群孩子一起玩,比如互相打雪仗,突然有一個大人加入,情景會是怎樣?”我問她。

  “小孩子們肯定會一起攻擊大人啊。”她笑了。

  “是呀,那大人會失落、很生氣嗎?”我問她。

  “應該不會吧。”小W恍然大悟,“我之所以會苦惱,就是因為我也挺幼稚的。”

  “幼稚和成熟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到什麼年齡就應該呈現什麼狀態,順其自然、內外一致就是最好的狀態,這樣我們的心理才不會糾結嘛。”我告訴她。

  “我以前特別害怕人家說我幼稚,現在突然覺得,幼稚也沒啥不好的。”她笑著說。

  “是呀,隻有我們面對自己的幼稚,接納自己的幼稚,才有力量去獲得成長,變得真正成熟。”我鼓勵她。

  小W使勁兒點點頭。

  在接下來的咨詢中,小W的笑容逐漸多了起來,重要的是,她是笑容是那麼燦爛和自然。

  咨詢師感悟:

  孩子的青春期是讓家長頭疼的階段,但有一些孩子卻讓人格外省心,小W就是這樣的一個女生,她表面上很“自律”,各方面都表現不錯,甚至能與家長、老師站在同樣的角度思考。但是,她跟自己的同齡人卻格格不入,甚至受到排擠和孤立,這種情況其實更需要引起重視。

  小W這樣的學生會得到很多老師和家長的喜愛和聲援,同齡人則會因為她“自以為了不起”而疏遠她,這樣就更加劇了她要“擠入”成人的行列,而遠離了同伴。但是,她是套在“殼”裡的假性成熟,內心還是個孩子,渴望關注和認可,所以在發現同學們不認可她時,充滿糾結,激化了跟同學之間的矛盾。

  另外,小W的姥姥姥爺重男輕女,讓她媽媽深受其害,這種家風對小W也有影響。雖然表面上,小W沒有表現出對自己是個女孩感到自卑,卻把這種自卑投射到身邊的女生身上,讓自己瞧不起她們,而對男生似乎就要好一些,沒有那麼多蔑視。

  小W的父母沒有充分地允許她做“孩子”,總是要求她懂事、自立,而小W自己也認同了父母的期待,認為自己就應該是成熟、能干的,不能幼稚。但是,一個沒有充分“幼稚”過的孩子是不會真正走向成熟的。不被接納的能量會阻滯在心裡,影響我們的能量場。

  當小W意識到“幼稚”沒有那麼糟糕,接納自己內心最真實的狀態,心理能量就可以暢快地流動起來,改變和成長也會是水到渠成的。

(責編:初梓瑞、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