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假新聞炮制不出真實的社會冷暖

宋瀟
2017年09月14日08:27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監獄副科長何某欠缺的除了法制教育,還有新聞專業教育,尤其是對真實的尊重。

  ---------------------------------------------

  近日,一篇題為《老人撫養孫子14年考上復旦,發現“去世”兒子還活著》的新聞在網上熱傳,然而,這則消息很快被証實為“假新聞”。經查,“兒子詐死14年”假新聞的編造者,是襄陽某監獄的教育科副科長何某。談及撰寫這篇文章的初衷,何某竟然自稱“寫的是文學作品”。目前,何某已被單位停職。(《楚天快報》9月13日)

  “兒子去世兒媳失蹤,老人獨自撫養孫子14年……”這樣的情節,再加上一些離奇曲折的細節,很容易讓讀者“中招”,使他們被憤怒沖昏頭腦。“父母不負責”“兒子不孝”“老人太辛酸”等情節,激發了公眾的憤怒。自始至終,大多數人都借此宣泄著心中的情緒,直到這則新聞被証偽,才發現自己“上了當”。

  然而,這則假新聞給事件當事人帶來的傷害不會立即消失。在這段看似有鼻子有眼的故事背后,確實有一位叫做“王修德”的老人,而老人最開始接受所謂的“採訪”時,只是想解決自家菜地被淹的問題,從沒想到過他的照片會出現在假新聞中。短短幾天中,他自己成了周圍鄰裡攻擊嘲笑的對象。

  近些年來,新聞行業的公信力屢受打擊,正因為新聞的真實性一直在被這些辜負公眾信賴的“假新聞”蠶食。

  這類假新聞總是以一種“傳播真相”的面目出現,其內容往往涉及一些極易引發情感共鳴的話題,其存在目的就是吸引眼球。在媒體行業競爭日益白熱化的當下,有些媒體或者自媒體創作者,為了迎合受眾興趣,增加點擊量,經常捕風捉影地報道一些莫須有的事件,使得“媒介流言”“假新聞”等現象常常層出不窮。這種行為一方面給當事人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另一方面也傷害了新聞本身。

  有人說,這樣的造假者應該接受“法制教育”,這點當然不假。然而在我看來,監獄副科長何某除了欠缺法制教育,還有新聞專業教育,尤其是對真實的尊重。可笑的是,在何某的自媒體“麒琅曦”的簡介中,至今仍然寫著“洞察社會冷暖,聚焦真實生活”的簡介,如今再來看這條簡介,實在給人一種“打臉”的感覺。

  制造假新聞的人,當然要依法依規接受懲罰,但我們還要不斷重申新聞真實的重要性。“離我們最近的是真實,離我們最遠的卻是真相”,這句話放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在這個人人都是傳播者和見証者的時代,堅持實事求是,依然是最基本的傳播原則。

(責編:初梓瑞、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