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堅持坐過道刑警”身上縫過142針

張雅
2017年10月23日07:40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周揚押解著嫌犯坐在過道上

  周揚沒能買到坐票

  一張便衣警察押解嫌犯返程的照片連日來刷爆網絡。照片中,穿著格紋襯衫和藍色馬甲的中年民警蹲坐在火車過道外側,懷抱著外套一臉疲倦,在他身側靠裡位置“護著”犯罪嫌疑人。知情人解釋,押解犯人歸案時間緊迫,因為買不到坐票,又擔心嫌犯在火車上趁亂逃脫,所以才會出現照片中“民警坐在過道上貼身看護嫌犯”的一幕。

  10月21日,熱傳照片中的民警周揚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走紅是個意外。”他稱,很多人事后評價他們工作辛苦,但他認為,這就是一次很平常的抓捕和押解過程,“功勞不是我一個人的,前期負責蹲守、排查的同事們也很辛苦。再說了,我們做刑警,無非是‘走到哪裡,干到哪裡,睡到哪裡’,學會苦中作樂,以平常心對待工作就好。”

  周揚是浙江溫州市鹿城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參加公安工作21年,曾獲“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稱號。抓捕、押解逃犯,對經驗豐富的“老刑偵”周揚來說是“家常便飯”。11處大傷疤、縫過142針,外加一個彈傷,見証了周揚的功勛。

  日前,鹿城警方獲得一條線索:一名涉嫌尋舋滋事罪的刑拘在逃人員楊某出現在河南駐馬店泌陽縣。1974年出生的楊某曾因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被判刑,2010年出獄。今年10月份,楊某因涉嫌尋舋滋事罪被刑拘上網追逃。

  考慮到楊某有暴力犯罪前科,分局安排有豐富追逃經驗的周揚帶隊赴河南追逃。經過一夜的部署,16日周揚一行飛抵鄭州,隨后,他們搭乘城際高鐵、動車、中巴車,輾轉駐馬店、泌陽縣城,來到嫌疑人可能的藏身之處泌陽縣賒灣鎮。

  追逃於第二天取得實質性進展。10月17日上午,辦案民警在一超市門口發現了嫌疑人駕駛的車輛,為確保萬無一失,周揚與當地警方商定,三人上樓伺機抓捕,安排兩名民警在一樓守候,其余人在超市外待命。

  隨后,周揚與當地一名刑警打頭陣,喬裝成顧客進入嫌疑人經營的超市,並最終在超市二樓一處房門虛掩的房間內將犯罪嫌疑人楊某制服。當天,楊某被依法刑拘,羈押在泌陽看守所。

  辦案時間緊迫,10月18日一早,周揚與同事到當地辦理了相關手續后,押解嫌疑人楊某返回溫州。由於沒有直達的列車,周揚一行帶著犯罪嫌疑人先是從賒灣鎮倒車到泌陽縣,再從縣裡搭車到達駐馬店。隨后,他們乘坐動車從“駐馬店西”出發,到達“鄭州東”,再轉乘至“杭州東”,最后換乘動車返回溫州。當晚8時40分左右,一行人終於到達溫州,楊某被安全移交給其他民警。

  對話

  刑警周揚:每一次押解都不能鬆懈

  從警多年,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抓捕,多次從險境中全身而退的周揚卻因為一張坐過道的照片而走紅。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周揚說,照片由同事拍攝,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安排,也是為安全考慮,即使是抓到逃犯押解返回,也要“一直保持警戒和細心”。

  沒買到坐票

  民警守著嫌犯蹲坐火車過道

  北青報:押解途中,為什麼會坐在過道上?

  周揚:整個押解行程用了12個小時左右,天亮出發,天黑才到家。照片裡的事,發生在轉乘“鄭州東”到“杭州東”的動車上,那趟車車程4小時52分鐘,沒買到坐票。借坐別人的空位置,總要來來回回起身,很不方便,也很不安全,押解途中比較累,就坐過道上了。

  北青報:“挨著嫌犯坐在過道上”的押解照片,是怎麼拍下來的?

  周揚:照片裡隻看到我一個(民警),其實斜對面還有我的兩個同事。當時其中一個新同事在新警群裡聊天,別人問他在做什麼,他說在出差,就隨手拍了一張對面我在看守嫌犯的照片發到群裡了,后來被轉發出去了。

  為保証安全

  用衣服擋住“緊急出口”開關

  北青報:怎麼保証這次押解過程的安全性?

  周揚:就像我當時跟同事交待的那樣,“外鬆內緊”吧。他(嫌犯楊某)有命案前科,性格也比較凶悍,火車開動的時候,我讓他靠過道裡側,我貼著他坐在外側,蹲坐著、環著他,防止他有機會脫逃。火車靠站之前,我會和同事們把他換到其他安全區域。

  北青報:坐在過道上,會擔心有一些突發情況嗎?

  周揚:動車車門附近不是有“緊急出口”的開關嘛,每次停靠站或者換位置,我會讓嫌犯背對著開關坐下來,或者直接挂一件外套擋住開關,不讓他注意到。他途中要求上洗手間,讓我給他把手銬鬆一點,我沒同意,嫌犯說我膽子很小,但對我來說,每一次押解都要有警戒心理,一點不能鬆懈。

  因照片“走紅”

  老刑偵說“關注越多責任越大”

  北青報:怎麼看自己因為押解逃犯的照片“紅了”?

  周揚:當時是同事抓拍的照片,我都不知道,一開始看到照片覺得挺不好意思的,照片裡拍的我在撓頭呢,形象不太好,哈哈。但是后來身邊朋友、同行都在轉,我才知道這個事挺火的。但是受到的關注越多,承擔的責任也越大,對我來說,以后也要繼續干好本職工作。

  北青報:家人知道這件事嗎?

  周揚:看到我丈母娘在家族群裡轉了這事相關的消息,應該是她朋友轉給她的,家裡人應該是都知道了。但他們不會說為我驕傲或者什麼,叮囑我最多的還是說“要小心”、“注意安全”,畢竟對愛人對孩子來說,我是家裡的頂梁柱。

  北青報:從警多年,給你最深刻的體會是什麼?

  周揚:大案要案經歷得多了,給我感覺最深刻的是要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舉個例子,多年前我參與一起綁架案的偵破。當時綁匪索要20萬元,得手后,他開著車往前走,我們穿著便衣跨在摩托車上緊跟著他。開出一段路后,綁匪突然從被害人的車裡下來了,往巷子裡跑。一開始抓捕很順利,我追到巷子裡堵上了他,然后跟同事合力控制住他,但誰也沒想到,他腰間還別著刀,控制過程中,他扎傷了我一個同事的手。雖然沒發生更嚴重的事故,但給我提了一個醒,要一直保持警戒和細心。即使是抓到了逃犯,這種看似已經板上釘釘的事,也要隨時做好應對突發狀況的准備。

  文/本報記者 張雅

(責編:初梓瑞、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