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食欲不振 兒科醫生來看病

10月26日早上,有網友發帖稱,長沙海底世界一隻待產的海豚媽媽最近食欲不振,急壞了海豚爸爸,跟著不開心不吃東西。經海洋館向湖南省兒童醫院求助,兒科專家趕到海底世界,為兩隻海豚檢查身體。北京青年報記者核實發現,原來長沙海底世界為了制定更佳治療方案,請兒童醫院的醫生為動物做檢查,海豚爸爸是因為胃黏膜粗糙影響消化而食欲不振。
海豚夫妻雙雙食欲不振
北青報記者從網友上傳的照片中看到,給海豚做體檢時,需多名海洋館工作人員協助將海豚按在地上,兒童醫院多名醫務人員互相配合,用從兒童醫院帶來的醫療設備給海豚做檢查。
據長沙海底世界工作人員介紹,這是發生在10月25日的事。待產的母海豚進食的欲望較低,進食量較小,而公海豚也出現了食欲不振的情況,於是邀請湖南兒童醫院的兒科專家前來檢查。“通過胃鏡檢查發現,公海豚食欲不振的原因是胃黏膜粗糙,消化不好。檢查后已經制定了醫療方案,治療后可恢復。而母海豚考慮到其已懷孕三四個月,沒做太多檢查,就做了抽血檢查。食欲不振問題也不大,只是想讓它盡量好一點。”
成人醫療設備尺寸不合適
長沙海底世界工作人員表示,海洋館裡已有幾隻海豚完成生產,這是最后一隻待產海豚,目前狀況還好,屬於孕期正常表現。海豚之前出現過類似情況,也是請兒童醫院的醫生過來檢查。至於海豚檢查為什麼會邀請兒科專家,工作人員解釋說,不僅是海豚,其他動物也會經常請兒童醫院的專家過來做常規的檢查,兒科醫生是和海底世界的獸醫一起工作的。
此前,湖南兒童醫院的醫生還為長沙海底世界的中華鱘、海豚、海龜等多種動物做過B超、胃鏡、血樣採集、體溫測試等檢測。對此,湖南兒童醫院值班醫生表示,需要他們配合為動物做檢查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動物的內臟偏小,隻有兒科的檢查設備尺寸才能符合要求,所以需要專門請兒科專家過去。“比如檢查胃,兒童醫院才有小號的胃鏡,成人醫院的設備不合適。”
兒科醫生曾為很多動物治療
長沙海底世界工作人員表示,請兒科醫生為動物治病並不是什麼稀奇事。兒科醫生並不隻幫助治療海豚,很多動物都接受過他們的治療。
由於各種動物特性不同,檢查方式也不一樣。例如中華鱘,在體檢時身體和腮不能離開水面,做B超和胃鏡檢測都必須在水中進行,檢查時需要潛水員全程泡在水中固定魚體。而海豚由於平時馴獸師對它們進行過醫療訓練,體檢時相對配合。
還有一些動物比較特殊,比如海龜,它的外殼太厚,醫院的相關儀器無法搬到海洋館。長沙海底世界需專門將海龜放在大水桶中,運到湖南兒童醫院進行體檢。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雖然兒科醫生可以為動物做體檢,但一些醫療設備用到動物身上時也讓醫生犯了難。湖南兒童醫院曾給一隻70歲的海龜做CT掃描,但當將其翻了個底朝天后才發現,海龜整體橫徑達到80厘米,而掃描孔隻有67厘米,放不進去。經過一番折騰后,這隻海龜才勉強做了CT。
文/見習記者 戴幼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