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小院裡,我們是一家人

本報記者 於麗爽
牛翠婷沒想到,鎮上“文化四季”公益課堂,像她這樣的外來務工人員,也可以報名參加!
今年“十一”前后,牛翠婷去香山玩,路過綠色果品採摘園,看到門口兩間木屋裡,一些人正熱熱鬧鬧跟著老師學油畫。身為幼兒園老師的她,兩眼放光。
“這活動真不錯!我能參加嗎?”牛翠婷鼓起勇氣小聲問組織活動的工作人員。
“今天不行了,這活動已經開始了,想參加得提前報名。”工作人員說,“我們每個周末都有活動,想參加,留個聯系方式吧!”
牛翠婷將信將疑留下了聯系方式,不抱希望地走了。
“你是牛翠婷吧?這周六我們要開插花課,你還有興趣嗎?”過了沒幾天,小牛接到一個陌生電話。
打電話的人,是海澱區四季青鎮文化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劉萬桐,上次,就是他讓小牛留下聯系方式的。“看的出來,她是真心喜歡我們的課。這次課一出來,還沒對外開放報名,我就想先問問她。”劉萬桐告訴記者。
接到電話,牛翠婷喜出望外:“真沒想到他們會聯系我,沒想到他們這麼認真,那麼多人想報名還能想著我,我真挺感動的。”
那個周末,小牛高高興興上了人生第一堂插花課。“我是幼兒園老師,平常給孩子們上課,就包括畫畫還有折紙等手工課,所以一看到油畫、插花這些課,就特別喜歡。”牛翠婷說。小牛今年26歲,6年前從老家河北邯鄲來北京,一直在四季青鎮長青幼兒園當老師。“這樣的課,在社會上報培訓班的話,一節至少二三百元。政府有免費的課可以上,真是太惠民了!”
小牛忍不住把活動照片發在了朋友圈裡:照片上,提籃式的紙盒裡插著橙色的太陽花、紅色的玫瑰、藍色的孔雀草,鮮花旁,是小牛滿是喜悅的青春笑臉。“我同事、身邊的小伙伴看了都很羨慕,問我在哪兒參加的,怎麼報名!”牛翠婷說。
打那以后,牛翠婷又參加了手工皂制作、京繡等課程,不但和小伙伴們成了“文化四季”的常客,遇有親子活動,還推薦給班級的家長們。“生活在四季青特別幸福,尤其參加文化小院的活動,不管你是來自哪兒的,都像一家人一樣!”牛翠婷感慨地說。
“‘文化四季’是我們鎮上的品牌惠民活動,每周都組織,一年下來開展400多場活動。每次課可容納15個家庭或者20個成人,每次微信公眾號推送活動通知,名額都是瞬間被秒殺,非常受歡迎。”海澱區四季青鎮文化服務中心主任許揚介紹,“文化惠民活動就是面向全社會開放的,誰都可以報名,不分是四季青鎮的還是別的鎮的,是本地的還是外地的。走到一起,我們就是一家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