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浙江金華:垃圾分類有辦法

本報記者  顧  春
2018年03月19日08: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垃圾分類”提倡多年,很多大城市沒能解決,卻在浙江金華的城鄉全面鋪開了。記者來到金華一探究竟。

  “我們把垃圾分成‘會爛’和‘不會爛’兩類,農民一聽就懂。然后保潔員們再次分類,將‘不會爛’垃圾分為‘好賣’‘不好賣’。這種‘二次四分’法,人人都懂!”金華市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陳宏偉說。

  白色小房子外綠樹、草坪環繞,這是金東區塘雅鎮竹溪塘村的陽光堆肥房。一個小小堆肥房,經歷過幾輪“技術改造”。浙江大學提供微生物菌劑輔助技術,配備通風系統、溫濕度控制系統,定期滅蚊殺菌……堆肥時間縮短,異味顯著改善,村民很滿意。金東區給每座房配了“房長”,維護環境衛生和綠化設施等,鄉鎮、街道每月組織一次考核。

  現在,金華大部分地方建設了一村一終端的陽光堆肥房,還在村庄相對集中的鄉鎮和城區人口密集點配建機器堆肥房。記者在浦江豐樂垃圾生態處理中心看到,用綠色垃圾桶裝回的“可爛”垃圾進入壓縮機,脫水、壓縮,廢水被地下管道回收。最后一步是進入微生物處理機,一天一夜,出來就是有機堆肥,一大早就有市民在那裡等著領取,頗受歡迎。

  這項投入成本大嗎?金華拿出一份測算:各級財政投入分為一次性投入和長期投入。一次性投入包括給每個建制村補助10萬元建堆肥房等配套設施﹔長期投入主要是保潔員工資、設施運維費用等,按人均80元左右標准予以獎補。同時,分村設立“共建美麗家園維護基金”,資金來源主要是社會各界捐資和村民自願繳納衛生費,標准一般在每人每年12元至30元,這樣的支出,推行時間越長,成本越低。

  辦法雖好,但推行起來卻有難度。

  “一開始,我們就在全區域動員,黨委政府帶頭示范,聲勢很大,效果很好。但時間一長,慢慢就開始恢復原樣。”浦江縣浦陽街道黨委書記陳煒曾為此傷透腦筋。

  后來探索出一條依靠黨建的長效機制,根據“就近、就親”原則,確定村每位黨員負責帶動8戶左右家庭,“難啃”的幾戶,由支部書記托底。村口公示欄張貼“紅黑榜”“后進榜”,垃圾分類做不好的家庭要上牆“亮丑”。

  評比考核,步步緊跟:金華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市、縣、鄉三級都有具體考核制度,鄉鎮對各村干部,村一級對聯系黨員、保潔員,每月考評﹔在“最美村庄”“環境衛生示范村”等評比中,垃圾分類做不好就一票否決。

  習慣慢慢在改變。金東區澧浦鎮瑣園村支書嚴紅星說,村民們爭著創先進,他干脆將以前的“后進榜”改成“促進榜”,以表揚的方式激勵落后。2017年,金東區全年被檢查農戶的平均源頭分類率超過69%,垃圾分類正成為農民自覺習慣。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19日 06 版)

(責編:初梓瑞、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