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把優質培訓送到企業、社區與田間地頭

2019年11月25日09:25 | 來源:慈善公益報
小字號

  近年來,職業院校面向社會開展的培訓存在學校和教師的主動性不高、課程適用性不強等問題,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薄弱環節。因此,推動職業院校敞開校門,積極面向退役軍人、農民工、去產能分流職工、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殘疾人等重點人群開展職業培訓,既有利於支持和促進就業創業,也有利於學校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能力。

  老齡社會需提高勞動力素質

  1999年,我國正式邁入老齡化社會。今年是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第二十個年頭,老年人口數從1999年的1.31億攀升至2.49億。來自全國老齡辦的數據顯示,我國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而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統計表明,我國養老護理員僅有30萬人,遠不能滿足需求。面對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的巨大缺口,必須加大人力資本投資,提升在職在崗勞動力的素質,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生產力水平,保障老年群體正常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等十四部門聯合印發了《職業院校全面開展職業培訓促進就業創業行動計劃(2019—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目標是,到2022年,使職業院校成為就業創業培訓的重要陣地,重點培育一批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的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一大批培訓資源庫和典型培訓項目﹔培養一大批能夠同時承擔學歷教育和培訓任務的教師。

  “專業照護人才短缺是構建養老照護體系的瓶頸性問題。”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吳玉韶認為,要建立完善養老服務職業體系,除了開展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術等級認定,還可以設立養老“照護師”職業﹔吸納更多人從事養老服務工作。

  隨著《行動計劃》的實施,全國的職業院校有望大力開展各種養老服務技能培訓,有力服務於行業企業和社區居民,為滿足人民老年群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貢獻力量。

  支持職業院校開展補貼性培訓

  職業培訓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涉及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急需提高在職勞動力素質和技術技能水平,這些都需要有強有力的職業培訓支撐才能實現。職業院校主動抓好職業培訓,就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就業創業、改善民生、精准扶貧。

  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行動計劃》的實施,將實現部門統籌協同、產教融合聯動。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財政、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退役軍人、國資委、扶貧、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部門之間統籌協同,調動行業企業廣泛參與,產教之間融合聯動,形成共同推進職業培訓工作合力。

  11月18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行動計劃》支持職業院校開展補貼性培訓。對承擔任務較重的職業院校,在原總量基礎上及時核增所需績效工資總量。在內部分配時向承擔培訓任務的一線教師傾斜。允許職業院校將一定比例的培訓收入納入學校公用經費。

  同時,各部門還將全面落實職業培訓補貼、生活費補貼政策,確保符合條件的參訓人員應享盡享。加快推進1+X証書制度試點,鼓勵參訓人員獲取職業技能等級証書和職業資格証書。鼓勵符合條件的參訓人員接受學歷教育,培訓成果按規定兌換學分。

  今后,職業將面向重點人群,協同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兄弟院校、參訓人員共同開發一批優質培訓資源,形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培訓資源庫,針對不同的重點人群分級分類開展高質量的就業創業培訓,把高質量的培訓送到生產車間一線和田間地頭。(記者 王希文)

(責編:初梓瑞、王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