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希望工程三十年對中國現代公益事業的貢獻

北京行政學院 張文君
2019年11月26日08:27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希望工程三十年對中國現代公益事業的貢獻

   編者按:今年是希望工程實施30周年。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希望工程,他指出:“在黨的領導下,希望工程實施30年來,聚焦助學育人目標,植根尊師重教傳統,創新社會動員機制,架起了愛心互助和傳遞的橋梁,幫助數以百萬計的貧困家庭青少年圓了上學夢,成長為奮斗在祖國建設各條戰線上的棟梁之材。希望工程在助力脫貧攻堅、促進教育發展、服務青少年成長、引領社會風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紀念希望工程實施30周年,我們特開辟《我心目中的希望工程》欄目,以饗廣大讀者。

  ---------------------------

  希望工程是共青團組織在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益事業重要成就之一,直接促進了我國精神文明水平的提升。在希望工程實施30周年之際,有必要進行回顧與總結。

  開啟我國本土公益新模式

  我國的公益觀念源起於歷史悠久的慈善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比如,儒家的仁愛、民本及大同思想等,其中儒、佛、道中所蘊含的慈善觀念一直是中國人慈善倫理道德的核心支柱。改革開放以來,公益觀念的變遷經歷了從“慈善”到“公益”的路徑。自上世紀80年代,我國的公益基金會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其中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就是中國公益組織發展的縮影之一。

  希望工程的成功實踐使公益觀念在中國落地生根。“公益”一詞不僅被國人所熟知,更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一經實施,希望工程便引發了巨大的社會反響,成為當時我國社會參與最廣泛、最富影響的民間公益事業。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群眾,紛紛給希望工程捐款。1990年9月5日,鄧小平同志為“希望工程”題名,其后兩次以“一位老共產黨員”的名義向希望工程捐款。

  希望工程加速現代公益觀念在我國的本土化過程。繼承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善舉因素,又吸收了現代公益理念中的平等觀念,同時還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守望相助的價值理念,通過公益項目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實現助人自助,成功打造中國公益新品牌,開啟本土公益新模式。

  助推我國精神文明建設

  從目前情況來看,希望工程實現了以支持教育事業助推精神文明建設的目標。希望工程由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於1989年發起,以改善貧困地區基礎教育設施、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重返校園為使命的社會公益事業。截至2019年9月,全國希望工程已累計接受捐款152.29億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599.42萬名,援建希望小學20195所,相當程度上彌補了我國基礎教育投入不足的問題。

  從實施效果來看,希望工程為促進青少年發展、維護社會公平作出了重要貢獻。有效促進了我國貧困家庭學子的起點公平,讓更多孩子不因家庭困難而失學,讓他們進入勞動市場時更具競爭力,為他們實現階層躍升提供教育保障。同時,希望工程在公益上的探索為國內民間非營利組織成長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為當下公益市場的繁榮打下良好的基礎。不僅扮演“查漏補缺”的角色,而且加快了我國教育政策完善的進度,已經成為社會與政府良性有序互動的范本,還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風氣起了“糾偏”的作用。用實際行動對社會上一度流行的“金錢至上”和“讀書無用論”觀念進行了強有力的回應,通過整合社會資源,關注弱勢群體,讓更多的善意回歸社會,彰顯和凝聚社會正能量。

  從今后發展來看,希望工程的公益杠杆效應具有裡程碑意義。相較於我國的教育事業投入,其所募集款項和受助者的絕對數不算太多,但其公益產生巨大的溢出效應,不僅改變了像“大眼睛姑娘”蘇明娟為代表的一批學子的個人命運,還凸顯出受助者的主體地位,實現他助和自助並舉。同時,通過共青團的組織體系,整合起社會萬千點滴力量,為表達善意提供了新生力量和渠道。希望工程已成為測量社會善意的一把尺子,帶動了“人人公益”和“全民公益”並成為社會新風尚,直接推動了我國社會文明進步,助推精神文明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

  希望工程已經成為我國公益事業經典名片,是現代公益事業的典范。其公益理念的傳播與擴散對推進未來的公益事業大有益處,正逐漸成為中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堅定文化自信注入新生力量,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提供了恰當的“切入點”。

  希望工程始終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在公益領域不斷地進行探索。從關注教育的“起點公平”到更多關注“過程公平”,從義務教育階段拓展到高中、大學和職業教育階段﹔從為教育更多起到查漏補缺作用拓展為教育引領,形成相對成熟模式。在實踐中已初步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做法,不斷提煉出符合中國國情的新經驗。發現新需求、考察新情況、進行新試點、推動新實踐就是典型的例子。

  以希望工程為代表的公益事業在互聯網時代又有了新發展。在為青少年輸送個人發展能力所需的“發展型”公益資助服務宗旨不改變的前提下,已基本實現從“公益寡頭”到“自由市場”,或由傳統“組織型公益”向“社會型公益”的成功轉變,在主動擁抱互聯網的同時不斷探索符合時代潮流和本土實踐的新公益模式。因此,希望工程絕不是一項老工程,而是一項創新工程,在不斷挖掘社會需求,引領社會文明新風尚,推動我國公益模式現代化,為全球公益事業發展提供中國智慧,為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提供中國方案。

  

(責編:孟哲、王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