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公益話題

2019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平行論壇

中國慈善國際交流十大進展發布

張明敏
2019年12月03日18:03 | 來源:公益時報
小字號

   11月23日,由國際公益學院、亞洲基金會承辦的“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19年會平行論壇”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

  本次論壇主題為“行動與影響:基金會的國際合作與交流”,邀請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副院長黃浩明、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副理事長王行最、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美國)北京代表處高級項目官員高懿行、亞洲基金會(美國)北京代表處項目官員李莉萍圍繞“國際化——基金會的挑戰與機遇”等內容發表主題演講。

  其中,黃浩明在題為“社會組織與全球治理”的演講中表示,目前全球治理需要考慮四個難點:第一是規則如何制定﹔第二是議程設定﹔第三是如何主導國際傳播,第四是國際合作發展如何協調統籌。

  在黃浩明看來,針對上述四個難點,民間組織和公益機構可以在不同時期採取不同的行動,做不同的事情。基於此,他發布了由國際公益學院公益案例中心和公益評估咨詢中心梳理的“十三五”期間,中國慈善國際交流合作的十大進展。

  史無前例,中意領導人見証慈善合作簽約儀式﹔有序開放,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華活動有法可依﹔全球治理,中國公益組織參與意識提升﹔搭台論道,中國主辦國際論壇引領議題設置﹔凝聚共識,SDGs融入中國公益組織業務框架﹔民心相通,基金會促進一帶一路慈善外交﹔散財有道,中國慈善家開始影響全球捐贈格局﹔雙向交流,公益教育國際合作體系初成﹔人道救援,中國公益力量參與國際災害治理﹔文體載道,用真善美講述中國故事。

  黃浩明表示,2016年以來,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的通過和先后實施,中國慈善事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作為民間外交的慈善國際交流合作業務也呈現出新局面。

  在此背景下,上述十個進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是從行動到影響。因此,社會公益組織在參與國際治理過程中,要從倡導者變成參與者,最后變成支持者,進而實現從行動到影響。

  王行最在演講中表示,“對公益組織的從業者來說,現在已經不需要再去強調為什麼要‘走出去’,而是應討論怎麼走出去的問題”。在他看來,公益組織決定是否“走出去”應當符合兩大標准:第一,有差異化﹔第二,可持續化。

  高懿行和李莉萍則分別就“全球發展合作中的基金會”和“基金會工作的區域國家協調”等主題進行了演講。

  高懿行介紹,蓋茨基金會在選擇參與全球發展合作項目時,會主要考慮兩個因素:第一,哪些地方最需要幫助,第二,從自身的優勢來說,他們在哪些地方能夠產生最大的影響。

  論壇還同期舉行了主題分別為“國際經驗與中國故事”“國際經驗與本土人才”兩場圓桌對話。嘉賓認為,有效的國際交流項目需要參與各方相互尊重,形成價值觀共識,還要與被培訓者充分溝通,了解需求。

(責編:初梓瑞、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