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慈安橋 小康路上的致富橋

2020年07月01日10:24 | 來源:慈善公益報
小字號
原標題:慈安橋 小康路上的致富橋

初夏的秦巴山區,綠樹掩映、惠風和暢。是夜,陝西安康市石泉縣后柳古鎮內的一處農家樂裡,店主鄭生兵送走了當天的最后一撥客人,鎖上門,伴著漢江的低吟淺唱和含苞夏荷下的陣陣蛙聲,徑直朝西邊的村子走去。

古鎮西邊的“彩虹橋”被夜幕映襯得熠熠生輝。相比於入夜后陷入沉寂的古鎮,橋上依然游人如織。有三兩好友在此散步聊天,有的還拿出手機“打卡”拍照。鄭生兵穿過人群,這樣的場景他早已司空見慣,對於勞累了一天的他而言,此時此刻,河對面的家才是他最向往的地方。

“橋”——鄭生兵似乎突然想到了些什麼,“這裡原本沒有橋。是這座慈安橋改變了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人生的軌跡。”

橋,讓古鎮不再“孤寂”

“對面古鎮搞得那麼好,我們村卻一點光都沾不上。辦個農家樂卻經常連門都開不了,早早轉出去算了。”舊事重提,往昔的糾結、心痛猶在眼前。

那是2011年的夏天,借著后柳古鎮蓬勃發展的機遇,鄭生兵看准商機,用攢了大半輩子的錢在古鎮投資辦了一家農家樂,村裡人都很羨慕。可好景不長,這農家樂卻成了鄭生兵的“心頭痛”。

夏天,是后柳古鎮最為熱鬧的季節。宜人的氣候、新鮮的空氣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然而,夏天也是陝南山區的多雨季節。正是這雨,成為鄭生兵理想與現實間難以填平的溝壑。

鄭生兵居住的中壩村與后柳古鎮被中壩河隔開。名字叫“河”,平日裡隻不過是一條水流潺潺的小溪,村民們進出村子尚可沿著路鋪石蹚水而過。可一到夏季汛期,水量激增,河就露出了它本來的面目,變成了阻攔中壩村村民與外界聯通的“天塹”。

隔水而望,卻無計可施。那時的鄭生兵常常焦急地站在雨中,臉上挂著的不知道是淚水還是雨水。

“站在村子這邊,都能看見對岸自家店門前有游客敲門,然后無人應答敗興而去,我這個老板隻能干著急。”鄭生兵回憶。

就在鄭生兵准備打退堂鼓的時候,一條消息讓本已消沉的他重新看到了希望。“聽說要給咱村上修橋了。”那一晚,鄭生兵徹夜未眠,這句話不時回蕩在耳畔。

2012年,在陝西省慈善協會的援助下,石泉縣慈善協會花費50萬元在中壩村一組中壩河上修建了如今的這座慈安橋,並於當年6月正式建成投用。

“沒有那座橋,這店可能早就開不下去了,慈安橋就是我的‘救命橋’。”5月27日,屋外又是一場不期而至的大雨,農家樂裡卻座無虛席,鄭生兵繼續向店裡的游客們講述著自己與慈安橋的故事。

慈安橋建成后,本有些“孤寂”的古鎮也一天比一天熱鬧,迎來了越來越多的新主人。河對岸的中壩村和漢陰溝村的許多村民紛紛來到古鎮開辦起了農家樂、商店、民宿等。

“建橋前,我們村人均年收入才2000多元。2019年,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1.1萬余元,有的甚至一年能掙10多萬元。”中壩村黨支部書記朱中學興奮地說。

橋,告別冒險過河的上學路

生活在漢陰縣雙河口鎮鳳柳村的村支書白自軍常說他早已看淡生死,涉險渡河被沖走的、在河邊滑倒摔傷的、危重病人不能及時送醫的……這些年,一幕幕都刻在了他的心裡。

白自軍的最后一雙雨鞋已經許多年沒有穿過了。多年前,雨鞋還是家中更換頻率最高的消耗品之一。回憶起往事,這名村支書的臉上露出的是苦笑:“2014年以前,我這個村支書說白了就是個救援隊長,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背人、馱物過河。”

鳳柳村的村民大都居住在清泥河的東岸,而特殊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導致兩所學校和村裡的耕地大多位於河流西岸。每當遇上暴雨、連陰雨,小河溝便出現沖擊力很大的“竹筒水”,勢如破竹,使人望而生畏,交通被完全阻斷。

“我們村的孩子哪個沒有被爸媽背著去上學過?可危險還是時不時發生。”直到村外的這座慈安橋建成,鳳柳村頗具“特色”的“背上”上學路才徹底成為歷史。

這座長24米的慈安橋建成於2014年5月。6年時間過去了,白自軍想起建橋時的場景依然記憶猶新。

“當天夜裡我特別高興,和村裡人喝了個大醉。”白自軍回憶。

多年過去,鳳柳村外又一座新慈安橋建成。上學路上的孩子們在橋上有說有笑。

“我這個村支書沒干出多大成就。不過,想著改變了過去進出村子時那危險的行程,我就心滿意足了。”站在橋上,白自軍滿意地笑了。

橋柱間,兩隻朱鹮落下稍作停留,嬉戲覓食,一派令人向往的山水田園風光。

橋,讓小康路越走越寬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石泉縣后柳鎮長安村村民朱金成也堅定地認為,修橋是一件偉大的事,包括自家門前那座不起眼的慈安橋。

2012年,村民們集資修建這座連通石泉縣后柳鎮長安村與外界的橋時,每人出1500元,朱金成又多拿出1000元交到了村支書手中。“這是應該的,橋修好了大伙都受益,全村不知道能掙回多少個1000元。”村支書感動地收下。

“村裡搞產業,可路不通,東西運輸難,產業再多有什麼用?”朱金成說。

“就你一個人多掏錢,不覺得吃虧?”

“沒什麼吃虧的,把橋早早修好,造福全村,對自己也有好處。”溫室裡,朱金成繼續用桑葉喂著蠶。

2007年,朱金成開始養蠶,並把自家的地全部種上桑樹。產量小時,把蠶運回村上和把蠶繭運出去的工作都是朱金成一個人用背簍完成的。可隨著需求量和產量不斷增大,朱金成開始有些力不從心了。

“河把我們村與外界隔開,運輸隻能靠人力。一年五、六批次,每次運輸雇人就得付500元的工錢。”朱金成說。

2019年,在陝西省慈善協會的援助下,年久失修的橋被重新翻修,朱金成的養蠶事業也越做越大。如今,朱金成一家靠養蠶年收入可達20萬元左右。

在朱金成的帶動下,長安村的蠶桑養殖已發展成為全村的主導產業。現有桑園70畝,每年養蠶250張以上,全村人均年收入也達到了1.2萬元。

一座座並不起眼的慈安橋,連接起了秦巴山區的村村落落,也讓當地群眾的小康路越走越寬。

據悉,慈安橋慈善品牌項目是由陝西省慈善協會1998年發起,截至目前,已在全省范圍內建成5328座慈安橋,投入資金5.51億元,受益群眾達220多萬人。慈安橋真正成為了解決陝西省秦巴山區群眾行路難、產業發展難、脫貧致富難等困難的“民心橋”“幸福橋”。(王希文 雷魏添 張辰)

(責編:王仁宏、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