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整合分散資源,福建南平創新生態銀行機制——

農戶成儲戶 資源變資產(小康路上綠色力量)

本報記者  鐘自煒
2020年07月09日10: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建陽區麻陽溪。
  陳琦輝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排排杉木、十裡蓮塘、陶土資源,近年來,福建南平市通過創新生態銀行機制,整合碎片化、分散化的自然資源,將沉睡的生態資源有效盤活。

  隨著青山變“銀行”、農戶變“儲戶”,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南平也探索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森林覆蓋率78.29%、耕地和林地佔全省1/4、林木蓄積量佔全省1/3——福建南平有著優越的生態環境,但由於自然資源管理碎片化、分散化,難以獲得好的收益率。

  近年來,南平市創新生態銀行機制,將散落的杉木林、小水塘等自然資源進行整合、形成合力,探索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明晰水“賬單”,優質水資源變現

  “所謂生態銀行機制,其實就是借鑒銀行模式,將碎片化的自然資源集中整合‘收儲’,並通過規模化整治將之提升成優質資產包,再委托專業運營商對接市場、對接項目,從而搭建起資源變資產、變資本的轉化平台。”南平市自然資源局局長王沖介紹。

  南平市光澤縣位於閩江上游富屯溪源頭,境內地表水總量達42.99億立方米。“水資源量大質優,有很大潛力亟待開發。”光澤縣水利局局長陳正文說。

  優質水資源如何變現?得益於2018年探索建立的生態銀行機制,光澤的水首次有了明晰“賬單”。

  “整合資源的前提是摸清生態資源家底,為綠水青山定身價。”陳正文說,通過生態銀行機制,光澤繪制出全縣水資源“一張圖”,“在這張圖上,除了河流水系,還明確了所有的水庫和礦泉水點及其轉化用途。”

  精確查明資源后,產業發展的方向亦得以明晰。光澤縣水利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水生態銀行運營機構,梳理出一批與水資源密切相關、市場投資效益好、落地實施快的項目,搭建起由分散、零碎的生態資源資產向綠色產業轉化的交易平台。“優質水資源為媒,水資源帶來的經濟效益也在逐步凸顯。”陳正文告訴記者,縣裡引進了浙江一家體育產業公司,正謀劃建設3個庫釣基地、5條溪流釣線路基地,計劃通過舉辦垂釣賽事等活動打造中國山水垂釣名城……

  林地交托管,林農定期得收益

  夏六華是南平市順昌縣水南村村民,丈夫殘疾、兒女長期在外務工,家中雖有9畝杉木幼林卻無力管護。

  2018年12月,順昌縣森林生態銀行開張,依托順昌縣國有林場成立了順昌森林生態運營中心。夏六華作為首批“客戶”拿到了“森林存折”——通過與運營中心簽訂經營托管協議,今后20年,夏六華每年可以領到3720元﹔托管期滿后,根據林木價值,在扣除管護成本后,她還能拿到六成銷售收益。

  順昌縣擁有林地250萬畝,佔全縣林地面積76%,但因長期以來管理碎片化、分散化,林農變現難、收益低。“借鑒商業銀行模式,我們將分散的林業資源集中到森林生態銀行,同時構建以林權交易平台、擔保公司、產業基金為主的林業金融服務體系。”順昌縣國有林場場長趙剛源介紹。像夏六華這樣,林農將手中的林地交給運營中心托管,中心則集中整合碎片化的森林資源,通過集約人工林栽培、現有林改造培育、發展林下經濟等手段,畝均蓄積量較一般經營增長50%。

  順昌縣富金農林竹木合作社負責人曹光華說,他所在的合作社擁有7000余畝杉樹林,2019年通過森林生態銀行牽線搭橋,合作社向商業銀行抵押了800畝杉樹林,貸款總額300多萬元。

  “以前想在商業銀行辦理林權抵押貸款非常困難。銀行既沒有專業團隊評估,也看不懂圖紙,還擔心出現火情等意外情況,所以一般不受理。”曹光華說,如今,森林生態銀行由綠昌經營有限公司、綠昌托管有限公司和林業金融服務公司對資源進行收儲、托管、經營和提升,數據信息管理中心、資產評估中心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撐。同時,還開辟了森林生態銀行營業部,實行林權評估收儲、抵押貸款、林權轉讓變更等手續一站式服務、一個窗口辦理。

  據統計,目前順昌縣森林生態銀行已辦理林權抵押貸款超過2億元,抵押林地8萬余畝。而生態產業化,更夯實了林業高質量發展基礎:2019年順昌縣林業總產值45.72億元,完成林業固定資產投資9320萬元。

  產業綠色化,將設生態修復資金

  形如小碗、用作茶器——建盞是南平市建陽區特產,相關企業超過3200家,從業人員2.8萬人。“產業迅猛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粗放發展后亟待轉型升級的困境。”建陽區副區長柯紅梅說,以前資源如同一盤散沙,“企業多,品牌少”“企業大,品牌小”,“尤其是燒制建盞的泥土原料,無序開採現象嚴重,影響了當地生態環境和產業的良性發展。”

  2019年5月,建陽區建盞生態資源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以此為代表,建陽運用生態銀行模式,將分散的建盞原料資源、工藝、文化、品牌等集中整合提升為優質資源包,為產業提質發展提供思路。

  今年3月,建陽區建盞生態資源管理有限公司競得建盞原料高嶺土探礦權。“在依法取得探礦權后,一方面,相關企業根據生產需求以市場價向公司購買原料,大大降低了礦產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探索以村民、村集體土地入股的方式,流轉礦產資源紅線區域內的土地,入股的村民或者村集體也可以獲得收益。”該公司總經理丁文龍說。

  “生態銀行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對優質資源和平台的整合轉化,這是單個建盞企業難以做到的。”建盞生態銀行項目入駐企業、建陽區貴稀堂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詹桂溪說。2019年10月,首批70多家企業進駐建盞生態銀行。

  據介紹,在未來,建盞生態銀行項目還將按照一定的運營收益比例設立生態修復資金,在礦土資源開採前,提前制定礦山生態環境修復方案,對廢棄礦山進行生態修復和景觀再生,實現生態反哺。

  目前,南平多地結合自身資源特色進行發展探索:建陽區探索建盞生態銀行,確定陶瓷土和高嶺土儲量總和,繪制出建盞原料資源“一張圖”﹔順昌縣發展森林生態銀行,目前已納入林地林木超過6萬畝﹔武夷山市五夫鎮建立文化生態銀行,首次對文化文物資源確權登記,摸清11個建制村生態資源家底……“生態資源家底明晰、綠水青山身價確定,也為綠色發展提供了決策依據。”王沖表示。

  如今,綠色發展動能在南平加快形成。2019年,南平現代綠色農業、先進制造業產值和旅游收入均超600億元,綠色產業對規上工業的貢獻率達89.9%。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09日 13 版)

(責編:王仁宏、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