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勤儉教育,要入腦入心形成自覺(金台視線)

訥  言
2020年10月12日08: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培養青少年厲行節儉的習慣,對於建構勤儉節約的社會風尚、傳承中華民族的勤儉美德至關重要。

  新一代青少年出生於物質相對豐富的時代,普遍缺乏對物質短缺的感受、缺少對節約觀念的認知,對於“勤儉持家”沒有切身的體悟。加之不良消費文化對於過度消費的誤導和勤儉教育在家庭中的“失語”,耳濡目染中,青少年容易形成攀比的心理。如此一來,學校食堂內,盡管張貼有“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海報,依然有不少學生將沒吃完的餐食隨手倒入垃圾桶。

  如何把勤儉美德的培育融入日常教育,營造崇尚勤儉的文化氛圍,引導青少年樹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為擺在社會面前的一道“考題”。特別是如何將勤儉內化為廣大青少年的價值追求和行動自覺,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應當動一番腦筋的。

  要讓廣大青少年知道,勤儉節約不僅是一種傳統美德,更是一種人生智慧。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情形,面對長輩關於勤儉的教導,很多青少年不解、排斥。其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儉,約也”,是在講人的自我節制。倡導節儉修身,講人的內在修為。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告訴我們,勤儉節約,於物質匱乏時適用、於物質豐富時一樣適用。

  要讓廣大青少年知道,勤儉節約的良好美德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惜物養德。愛惜糧食意味著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和珍視,意味著對普通勞動者的尊敬和感恩。“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對於兒童勤儉的教育,都是旨在教導兒童珍惜資源,物盡其用、敬物惜福。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然而,糧食安全問題一刻也不能放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美德什麼時候都不能丟。

  全社會要匯聚合力,幫助青少年建立勤儉節約的行動自覺。身教勝於言傳,各方面應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於家庭,家長要做表率,從一簞、一瓢做起,懂得珍惜、心懷敬畏﹔於商家,要倡導理性消費、健康消費﹔於媒體,要通過宣傳與引導,在社會倡導勤儉節約的文化自覺。

  對青少年開展勤儉教育,不僅要體現於言傳中,更要滲透於身教內﹔不僅要讓教育成果入腦,更要入心﹔不僅要將其作為行動要求,更要成為價值自覺。隻有這樣,方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躬行不輟。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12日 07 版)
(責編:吳曉琴、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